培育“问题化学习者”的意义?当孩子遇到问题,是把问题当做麻烦?还是把问题当做挑战?遇到新问题,是用老套路?还是享受这个新问题带来的全新的生命体验?是痛苦?还是积极面对并且乐在其中呢?
学习不是走流程,是为了追寻意义、创造价值。在这个过程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有价值的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教育者需要研究的内容。
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成年人的提问现状?我们经常说,提出一个好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很多成年人不愿意提问。以我自己为例,有时是脑中空空,没有问题,有时却是有问题但是不愿意提问,担心自己的问题没有价值,会被人笑话小看。
上周参加了靳伟老师组织的十年读书会的本期共读,共读的是《问题化学习》这本书。一冲动还认领了读书分享,看到公众号上读书会的视频开始有些后悔了。读书会的老师们好优秀啊!书读得好,PPT做得好,有一位老师利用豆包制作图片,在读书会上创设情境让书友进行情景再现,表达流畅、观点清晰,实在令人钦佩!
但是回想自己读书的目标,就没那么焦虑了。我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习让如何提问、如何基于问题展开课堂教学。研究思考落实课堂如何有效高效,如何让学习真实发生,指向生动鲜活的生命,课堂真实充满生命力,课下回到家里,回到生活之中的学生和我们也能更加有生命力。课即生活、课即生命、课堂上是更好的自己!
开始行动,开始读书,早点准备读书分享的文稿和PPT。不和他人比较,只是输出自己的观点,只是为例倒逼自己真正地读书,这就够了!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