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我好像感受到了不安。
其实就是面对某些人的不安,这是一种习惯的行为模式。
看见问题,即解决。
下午逛了街,感觉心情好了很多。
不知不觉,我开始对自己的相貌有些疑虑了,下午逛了商场,似乎对自己有了一些更多的认识。
我想我必须承认我自己的相貌,这种承认并不是因为得到他人的认可而承认,而是我本来就接受自己的一切。我当然还是感知到我的相貌被他人注意到和承认,我说明我对他人也有吸引力。
我想起之前在做足疗时刻的焦虑,我碰到美女时候,我是完全对他们微笑的,因为我抱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完全不考虑自己的相貌如何,索性对他人释然地表达友好,这反而让我得到了他人的好感,但是我内心的评判标准其实还持续,当我遇到相貌一般的女孩时,我开始对他人不够满意,我可能因为表现出情绪,让他们对我变得不友好。
我想保持对当下的觉知,才不会因为起心动念产生负面的情绪。自己本自具足,自然不会思考他人与自己的差别,不会有分别心。
这个世界我自己做自己世界的主宰。我不求他人认同,我不会因为他人表现出某些优势,就自惭形秽。我只知道我的优势是什么,他人不具备我的优势。
自信是一种自我人格的感知,不认为自己人格有缺憾,不需要物质来弥补人格的不足,因为自己很美好,值得自己和所有人来爱护。但是我好像也意识到我有一种很久就存在的信念,一个不正确的信念:我必须获得物质的丰厚,我才能感知到自己的强大。这是一种长久以来的感觉,它让我觉得对此信念深信不疑,也许这正是内在匮乏感的关键,它让我觉得自己本无可能得到他人爱护的可能,但是我有了物质,我必然就会超越他人,并得到他人的注意。这最终的后果就是,我无法爱自己,我更多地注意自己的不足,我也会注意我的将来,但是不会将注意力放在当下,我没有精力去帮助自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