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学生心里在想什么,我们真的不一定能猜透。要多接触学生,多跟学生沟通交流,才会对症下药,起到极好效果。
前段时间,我发现我班一个女生,她已经有一段时间语文课不注意听讲,上课就在那儿摸索东西,也不做笔记。其实我知道这个学生的字体特别工整,她也很聪明,但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她队语文总是不感兴趣。
偶然有一天,我听数学老师说,她妈妈加了数学老师的微信,所以时不时地会跟数学老师交流,说让数学老师管严格一些,因此这个女生的数学成绩就比较好。
我就想着是不是因为我对她的关注不够呢?所以,上周二下午放学,我专门把这个女生叫到办公室,我也没有大声批评她,我和颜悦色地说:“我感觉你的语文成绩在七年级的时候一直不错,为啥现在直线下降呢?你能说一下原因吗?”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说她也不知道。我觉得她是不好意思说,或者根本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我就接下来话题:“让我来说,你看能不能对上你心里所想。是因为语文听不懂吗?还是我讲的不够有兴趣,还是对语文不上心?还是老师对你的关注度不够?”
她不好意思地说:“不是的,老师。其实我感觉语文也不难,我也能学会,也不是不感兴趣……”哦!我明白了,如果用数学的排除法,那就是老师对她的关注度不够。
我顿时豁然开朗,这可能就是心理学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存在感,都有被关注感,都需要被关注。从这一点上,我还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我赶紧说:“从今天开始,我相信你一定能学好,因为你有基础。以后每添我会关注着你,关注着你的每一点进步,包括做笔记,交作业,背诵古诗词,我都会关注着你。”
从第二天开始,我开始每天上课时有意注视她一下,到了提问的时候,我也会有意提问她背诵,或者专门检查她的作业。果然,近两周,她就有了明显进步。
所以,弄明白学生心里在想什么,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在想什么
有时候,学生心里在想什么,我们真的不一定能猜透。要多接触学生,多跟学生沟通交流,才会对症下药,起到极好效果。
前段时间,我发现我班一个女生,她已经有一段时间语文课不注意听讲,上课就在那儿摸索东西,也不做笔记。其实我知道这个学生的字体特别工整,她也很聪明,但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她队语文总是不感兴趣。
偶然有一天,我听数学老师说,她妈妈加了数学老师的微信,所以时不时地会跟数学老师交流,说让数学老师管严格一些,因此这个女生的数学成绩就比较好。
我就想着是不是因为我对她的关注不够呢?所以,上周二下午放学,我专门把这个女生叫到办公室,我也没有大声批评她,我和颜悦色地说:“我感觉你的语文成绩在七年级的时候一直不错,为啥现在直线下降呢?你能说一下原因吗?”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说她也不知道。我觉得她是不好意思说,或者根本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我就接下来话题:“让我来说,你看能不能对上你心里所想。是因为语文听不懂吗?还是我讲的不够有兴趣,还是对语文不上心?还是老师对你的关注度不够?”
她不好意思地说:“不是的,老师。其实我感觉语文也不难,我也能学会,也不是不感兴趣……”哦!我明白了,如果用数学的排除法,那就是老师对她的关注度不够。
我顿时豁然开朗,这可能就是心理学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存在感,都有被关注感,都需要被关注。从这一点上,我还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我赶紧说:“从今天开始,我相信你一定能学好,因为你有基础。以后每添我会关注着你,关注着你的每一点进步,包括做笔记,交作业,背诵古诗词,我都会关注着你。”
从第二天开始,我开始每天上课时有意注视她一下,到了提问的时候,我也会有意提问她背诵,或者专门检查她的作业。果然,近两周,她就有了明显进步。
所以,弄明白学生心里在想什么,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