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发现,现在小孩居然都从心底里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有点疑惑也有点羡慕。
我们这代人,大概是最拧巴的那么一代,从小知道圣诞节却从来没相信过圣诞老人的存在,至少我是。小时候学英文的时候知道了Merry Christmas,老师介绍这是一个外国家长穿上圣诞老人的衣服,把礼物装进袜子里骗小朋友的节日,描述多么简洁明了。当时的我们仿佛打开了上帝视角,带着优越感的内心嘲讽着一群被“蒙在鼓里”的外国傻孩子。
如今,我们这代人长大,却都开始想追寻那些不曾有过童话的童年时光,极尽可能,在下一代身上找补,恨不得比真正信仰上帝的人更认真的为祂庆生。于是,又被扣上了“崇洋媚外”的帽子。
为什么所谓洋节,总是那么轻易就风靡起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大多有强烈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相较之下,我们的传统节日,清明祭先祖端午念屈原,中秋千里共婵娟,重阳茱萸少一人,似乎节庆总多了那么点深沉而内敛的深意,大张旗鼓的庆祝下,总还寄托着那么一抹愁思。或者所谓洋节在西方文化里也另有深意,只是不在文化中的人从不予深究。
绝大多数的凡夫俗子如你我,不过只是想找一个日子给自己一个童话般的梦境,宣泄掉平日的压抑,尽情狂欢罢了。年终岁尾辞旧迎新,却最是年关难过。所谓人生得意须尽欢,从圣诞到春节,最紧张最忙碌的日子,总是需要这些红彤彤的庆典之声不断自我麻痹自我激励,才能坚持走下去的。
打工人加油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