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郝晓东老师《教师成长力》第1.6节内容——《成长的内驱力从何而来》第26到第28页,关于个人成长的动力溯源。
外部力量就是榜样的力量,能够点亮自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靠近光,成为光。所以我们想要去融入积极的共同体,成为榜样那样的人,想要去拜师学艺。
榜样的光芒属于他们自己,所以影响时刻就能中断,若即若离的。
内驱力来自不断升腾起来的愿望,想要不断实现自我,突破舒适区的尝试和挑战。
基于教育问题的学习,或者说是学以致用的学习,输出倒逼输入的学习是高效的,这一年的学习体验告诉我,每天都有任务、紧迫感的学习模式促使我不断有压力,时刻转化出来的动力。
在学习中应用,在行动中反思,假期学习理想状况的理论内容,跃跃欲试在开学时候感觉没有抓手,似乎成了两张皮,通过假期阅读中和自我对话,反思日常工作中的问题,是一个复盘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个肯定,梳理收获和不足的体验。
我这个假期开始前两天整理自己的日记,发现最多的是提到考试的成绩之后不如意,自己做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也对自己以后工作是个提醒。
从个体学习转化为跨学科、跨学校的学习体验,也就是共同体中的学习,成长联盟,再或者是写作体验系统的学习。看到很多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都有思考的文字发生,没有班主任工作经验也需要做好管理的内容,提升个人影响力和铸造个人品牌方面下功夫,阅读中发现差距,一方面自己有自卑感,转化出学习的动力和愿望,能看到积极的一方面。
抱团成长的模式。集体中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同伴的善意提醒是成长路上的指月之手。
当学习是基于问题且以“部落化”的形式出现,教师的生命成长就不再是仅仅追求控制与效率的职业技能训练。教师的成长发展宛若一棵大树,在内部力量的激发下,活泼泼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美好的愿望中实现,阅读的习惯不断生根,思考的种子需要唤醒,阳光雨露的滋润对于生命成长的体验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