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到行为的提升,这本书干货脱水,后劲很足,中年少女爱惨了

生活中常常有这么一群人:买了一堆书没读,报了一些课没上,办了健身卡没有去锻炼,定了闹钟想要早起阅读或写作,但都无疾而终……

心中有无数想要完成的欲望,但到头来没有真正彻底完成过一件事。

我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我像很多人一样:心怀变好的愿望,信誓旦旦地启动一项计划,但总是高开低走,虎头蛇尾,结果不但毫无起色,甚至还徒增焦虑。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就像自己想要坚持的阅读和写作,常常被多次搁浅,表面上看是精力不够、时间不够、素材不够等原因,但自从我阅读了周岭的《认知觉醒》,我才知道这些原因只是表面的,深层的原因是自己的认知处于混沌状态。

我的目标,我的时间,我的精力,好像都容易出格,极易不在我的掌控下。我常常在耗费精力,浪费时间,最后目标不了了之。

我寻找过原因,并信誓旦旦让自己下一次一定要严格执行计划,不可虚度光阴,可下一次留下的还是后悔。   

直到我读了《认知觉醒》,才了解这是由于目光短浅,及时满足的人类天性造成的。

没有长远的规划或是不敢去实现目标,心安理得地呆在原来的舒适区;一遇到困难,就不敢突破或干脆放弃,满足眼前那点廉价的快乐……

这就是我目前最突出的成长问题,但读完《认知觉醒》,我愿意从认知到行为进行梳理和改变,不和天性对抗,不自我感动,不为过去后悔,不半途而废!

01行动清晰

行动清晰也可以表达为目标明确。人至中年,生活稳定,工作仅仅能糊口,不敢再有奢望,但我心中还有着对写作不灭的梦想。

事实上,我不是写得有多好才热爱写作,而是不管写得好不好,我都想继续写下去。

在假期我是能够抽点时间写作的,但到了工作日,我留给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捉襟见肘。

每天忙忙碌碌,但总觉得自己忙无所值,都在琐碎中转悠,在纠结中犹豫,还总想着比别人快,总想着卷自己,这些都导致自己身心俱疲。

忙而无序,忙无所成,这正是由于每天的目标模糊造成的。要想摆脱这困顿的局面,必须让自己每天的计划明朗。   

我曾经有一度每天都在便利贴上写清楚一天的工作内容和业余安排,但是没有完整地执行过一次,确切地说自己的任务没有完成。回到家后,偶尔有家务,经常辅导孩子作业,加上一天的疲惫,到了最后,我只想刷视频。

后来我就中断了每天的任务安排,导致自己越来越没有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其实每天做计划这个举动还是让我受益的,不能因为有了瑕疵而去否定。世界本身不完美,怎么可能会有完美地实现呢?

所以还是需要根据实际写下每天的计划。计划可以调整,不可放弃;时间安排可以优化,不能厚此薄彼。

工作不要内耗,合理安排,尽己所能就好了,空余时间留给阅读或写作,不能刷视频。

给自己持续完善的时间,执行力总会越来越好。

写下每天的计划,让目标清晰,行动清晰,肯定受益无穷。

02极度专注

为了能让每天的计划更好地完成,就需要专注的品质。

周岭在书中提到:迅速进入专注状态,并长期保持专注,是高效学习的两个重要习惯。

我知道专注的重要性,可事实是常常做不到。   

干了一会正事,就不受控制地去划手机了,然后一进去,怎么出来的就忘记了;有时需要手机查资料,可最终却拿着手机另干他事,连最初要干什么都忘了。

手机已成了干扰我们专注的罪魁祸首。

那该怎么做到专注呢?我从这本书中收获以下:

工作时应该要远离手机娱乐。监控自己的注意力,让其集中到自己需要关注的地方。

不随意被外界支配注意力,不随机陷入娱乐信息的干扰。清楚自己要完成的目标,提醒自己完成后可以娱乐。

让行为和感受同时处于当下,不要手里做着一件事,心里却想着没有实际意义的虚无缥缈。做一件事,就感受一件事的过程,身心合一,不逃避困难,不嫌弃无聊,不讨厌琐碎。

完成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目标。手头的事难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那就备受煎熬;如果太过容易,会陷入枯燥乏味的状态。

这两者都不利于专注力的聚焦,所以必须让自己沉浸在有点挑战但又能完成目标的过程中。

03主动休息

人们常常去主动休息,却也在最需要休息的时候常常忽略休息。   

本书作者周岭认为那种太过用力,在精疲力竭还在强打精神逼自己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用这种近乎自虐的方式,成效非但不明显,连内心都会被折磨。

我们需要保持专注,但不是时时刻刻投入,因为专注是极其消耗精力的。

当我们觉察到精力耗损严重时,就一定要停下来主动休息,而不是苦苦支撑。

主动休息“回血”,让精力充沛。累的时候主动停下来,去做些其他事情,比如看看窗外、拆拆包裹、来回走走,但不建议用刷手机来放松,因为这仍然是消耗精力的。

尤其是在劳累了一天后,疲惫的身体已支撑不起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那睡前就选择轻松的阅读,不要再进行耗费脑力的写作。

不要熬夜,保证精神饱满,才能保持专注,相信自己会越来越有能力承担生活和工作的负荷。

还有一个休息方式,是书中提到的冥想,作者是用来提高专注力的,但我认为可以在小憩时用来放松。闭眼静坐,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每天持续15分钟以上,是非常棒的健脑操哦!

在自己分心走神时,就不要强撑内耗,倒不如遵循“极度专注+主动休息”的模式,让自己先尽力保持专注,累的时候主动停下来休息,这才是最明智的。

04循环反复

“循环反复”可以理解为坚持刻意练习,这是成长或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感觉自己并没有真正坚持过,并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坚持过,很多时候都是被迫完成的。

先不用给自己定非常远大的目标,就把每天的行动清晰化,做事保持专注,主动休息,不要熬夜。这些都是保证每天充实的基本盘。

当然刻意练习必须找到正确的方法,如果执行的都是错误的方法,那就只能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得不偿失。

我曾经历过一次重要的考试,当时的我只知道埋头苦学,却不知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更没有向专业的人请教过,没有真正攻克自己的不足,没有过真正质的转变,那次的失败至今对我影响很大。

所以刻意练习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来辅助,否则离自己的目标是越来越远的。

那怎样习得正确的方法呢?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行业内最新的资讯,尝试最新的操作方法,对标优秀的人物……当然还有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积累与反思。

05自我坦诚

自我坦诚就是反思,但对自己坦诚需要更加得彻底,更加得清晰。

反思不能停留在表面,坦诚需要直面自己的不堪和困难,不能逃避。

那些失败我已坦然接受,不用再去回望,但现在的行动我可以认真反思。   

比如写作的卡点,素材的稀缺,涨粉的艰难,这些都是需要我不断去突破和努力的方面。

坦诚接纳自己的一切,不畏过去的不堪,不惧现实的困难,不想明天的境遇。

只做好当下,只反思现在。

06写在最后

周岭的《认知觉醒》是一本宝藏书,给我带来了认知上的突围,带给我很大的清醒。

这本书不是一时的过过眼瘾,而是可以常常拿来温习。在自己混沌慌乱时,在自己迷茫受挫时,在自己心绪不宁时,我相信书中总有那么一个点,那么一句话能点亮我们的瞬间,进而获得认知上的觉醒和行动上的改变。

《认知觉醒》不会辜负每一个认真阅读它的人,“认知觉醒”不会辜负每一个真正在认知上觉醒的人,更会馈赠行动清晰、极度专注、主动休息、循环反复、对自己坦诚的人。

感恩读到这里的你,今天是七夕,祝愿大家爱在七夕,更在朝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