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青年听闻哲人说:世界及其简单,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便决心当面推翻这谬论,世间与他一样烦恼和同样痛苦的人到处可见,得到幸福哪里容易了?于是,夜晚,青年拜访哲人小屋,一场对话就此展开......
《被讨厌的勇气》是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和古贺古健所著,通过两个人物的对话去展开一系列的人生问题讨论,包括“自卑”、“幸福”与“爱”。它不是心灵鸡汤,对每个读者来讲,它更像是一本心理指导自助手册。在这里,我们学会如何面对过去的不幸,应对内心的自卑,做到真正爱自己爱他人,更好地活在当下,以及收获拥有幸福的能力。
其中,阿德勒心理学贯穿此书主题。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这位出生于18世纪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被誉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强调: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奋力拼搏、完善自我的“正能量”。
没有太多坐而论道的大道理,阿德勒心理学试图回答我们怎么做,如何解决人生问题,如何获得幸福,是一种强调实践的哲学。
我们亲手选择了不幸,与过去无关
如果一个人说:我童年时父母离婚,长大后我发现自己无法进入亲密关系。
弗洛伊德学派看待这一问题时,会用“原因论”进行解释:因为他在童年经历过父母离异的心灵创伤,才导致他目前无法拥有亲密关系的结果。
然而,童年经历父母离异的孩子众多,但有的人却能在成年后拥有一段美满的亲密关系。可见,原因论并不能很好解释这一现象。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他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决定我们自身的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由此,阿德勒心理学提出了目的论:人们选择“不幸”,是因为“不幸”对他自身而言是一种利己的“善”。一个人不愿进入亲密关系,是他害怕在爱里受伤,想逃避两性沟通交往中伴随而来的误解麻烦。是他下了“不进入亲密关系”的决心,才过上了“没办法拥有亲密关系”的生活方式。
这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原因论将结果指向了不可改变的过去,这只会让人更加对现实充满无助感,生命才如此痛苦;而目的论则暗示我们,问题不在过去而在于现在,一切都是我们自主选择的结果。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
但为什么很多人明知不幸,却依旧无法改变呢?
因为我们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尽管现在痛苦,但对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能驾轻就熟处理。另一方面,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未来就会变得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获得幸福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羡慕一个人人,羡慕他身上拥有的但我们自身不具备的某东西或某品质,我们曾幻想成为他,但因只能幻想而闷闷不乐.......
哲人说: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假若宇宙只存在我们一个人,烦恼便会消除,那这是根本做不到的。我们想成为他人,是因为我们在不断地与他人攀比、竞争。但只要有比较,我们就容易心生“自卑”。
人究竟为什么会有自卑感?
首先,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例如,蹒跚学步的孩子学会独自站立,他们学会语言,可以与周围的人自由沟通;我们都有“希望有进步”、“追求理想状态”的欲求,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人追求优越性,希望通过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但当我们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时,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阿德勒心理学承认自卑感,认为无论追求优越感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这里,区别自卑情结与自卑感,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
自卑感是与“理想的自己”比较,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自卑情结,是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把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
例如,自卑感的人虽会因自己的学历而自卑,但他却也因此下了“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的决心;自卑情结的人则会产生“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阿德勒称其为“外部因果律”,意思是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但事实不是“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而是“不想成功”了,是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所以即使有些不满或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自卑情结的人会在日常生活大肆宣扬“因为有A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没有A,我也会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则容易陷入“优越情结”。常言道:越自负的人越自卑,他们通过虚张声势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不论是夸耀不幸的自卑情结、或夸大优越的“优越情结”,人都是借此在人际关系中来来显示自己“特别”,以此为武器支配对方。比如林生斌,他正是利用大家对他“不幸”的同情,由此从中获得特权,获得流量、人气........他选择了“不幸”、需要“不幸”的人设,不幸对他一种“善”。
自卑情结、优越情结的产生,是源于将人置于“竞争”的人际关系中。假若竞争永远存在,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优于这个、输于这个”的想法,不知不觉将他人乃至整个世界看成“敌人”,我们就容易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而无法给予祝福。
但是,世界并非是你输我赢、搏杀不止的零和博弈,而是一起把蛋糕做大,共同幸福的非零和游戏,将他人视为我的伙伴,拥有共同体感觉,建立”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会截然不同,也会更容易获得幸福感。
我们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人最终是为自己而活,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却活在“他人的期待里”,寻求别人的认可,并由此产生诸多烦恼。
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首先,是因为受到赏罚教育的影响。从小,我们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从而产生一种“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的错误生活方式。其次,寻求认可,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我执”。认可欲的实质是——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受认可欲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眼里却只有自己。
但得到了认可就真的幸福吗?事实是:若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我们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那么如何做自己呢?哲人说: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去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认识并接受:别人如何评价我们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我们根本无法左右。不想被他人讨厌,对人而言是本能性的欲望、冲动性的欲望,但顺应这种生活方式,我们只能沦为欲望和冲动的奴隶。真正的自由是有能力抵制自身欲望,不断向上、前行,主动掌握自我人生,对自我人生负责。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论、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他人的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如果在我面前有“被所有人喜欢的人生”和“有人讨厌自己的人生”这两个选择让我选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
——《被讨厌的勇气》
不论是自卑情结、优越情结、还是寻求认可欲,归根在于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里。但如果一直秉持这种观念,我们很难获得真正的幸福,因为我们一直把自我人生选择权交与他人,而他人并不总能一直满足我们的期待。
意识到“我不是世界的中心”,我们只是世界这个共同体的一部分。不再考虑“这个会给我什么”,而思考“我能给这个人什么”,不逃避而是直面我们的人生课题,积极主动,采取行动。命运不是靠传说决定而是靠自己的手去开拓出来的。
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为他人的关心,建立共同体感觉。需要做到以下三点: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重要的是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既不能丢弃也不能更换“我”这个容器,那么“如果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来改变对“我”的看法和利用方法。自我接纳就是对自我诚实,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我们能改变的。
上帝,请赐予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予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差别。——尼布尔祈祷文
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
假设将人际关系的基础建立在“怀疑”之上,我们就会用怀疑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人事,那么所有事情便会变得疑点重重,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处处充满怀疑。尽管信赖他人有时会遭遇背叛、会悲伤,但我们仍需选择去信赖他人。因为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我们最终无法与任何人建立深厚的感情。
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做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他者贡献并不是自我牺牲,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赚钱”虽然也是一个重大因素,但我们更多是通过自身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伙伴,才能够做到“他人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被讨厌的勇气》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活在当下
假若把自我的人生看成一条“线”,自降生人世那一瞬间便已经开始的线,画着大大小小形形式式的曲线到达顶点,最终迎来“死”这一终点,那么会把人生的大半时光当做“在路上”。但在阿德勒心理学看来,人生应该理解成点的连续,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不要活在“在路上”的人生之中,而是时常活在“此时此刻”。人生就像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在舞蹈中,舞蹈本身就是目的。最终会跳到哪里谁都不知道。也许在跳着小提琴之舞的人中有人成为了专业小提琴手;跳着写作之舞的人成为了作家。只要充实地舞动“当下”人生,到达某个地方会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因为一直在跳动所以不会停在原地。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了什么而活?阿德勒的答案是: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改变。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一个人的力量很大。不,应该说是:我的力量无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