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听了一节八年级的数学课公开课,整堂课基本是按照改革的要求进行,有预习,有小组交流,有展示,有训练,有检测。但还是感觉这节课不温不火,平铺直叙,不出彩,说严重点改革不过是做样子而已。
学生没有真学进去,一些环节的设计和时间安排似乎不是为了让学生真学会,而是为改革而进行的。学得不充分,思考不深入,浅尝辄止,跟下一阵急雨似的,水过地皮湿,实际上地并没有透。比如预习这个自学环节,分式方程的定义是什么,光读一下不行,怎么理解,几个意思?判断是否分式方程的关键是什么,有几种特殊情况,如何让学生具有火眼金睛一眼看出假分式方程。
还有解分式方程的步骤,让学生自己看,看完了,可以马上做一做,一做可能就发现问题了。然后再写一写,自己总结步骤。展示环节就可以让一部分学生说一说,最后大家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式。
什么时候交流讨论,什么时候自主学习,什么时候讲,什么时候练,都要精心设计,要知道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一切形式和手段都要紧紧围绕着目的进行。
如果我们的课堂离开了学,离开了学生的真正的充分的学,就失去了意义,而且一切安排都变成了形式,不是真预习,不是真自主,不是真讨论,不是真改革。实际上学生也不会真懂真会,只能是夹生饭。
好的课堂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精神兴奋、思维活跃、精力集中,看一看,想一想,写一写,练一练,说一说,环节紧凑,一堂课学生始终保持专注状态,真正实现强密度、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