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葛亚兰
时间:2021年5月27日上午8:40—9:20
课前铺垫:
1.了解《青铜葵花》(齐读时拖音,要及时打断纠正指导)
2.了解作者
3.“搓进、葵花、祈求、遗憾”等词语,批注。
4.把词语放进句子中,齐读句子。
5.词语“亮堂堂、遗憾、污迹”三个词语解释,学生自读,齐读。
(铺垫内容过多,出示的词语和句子重复且不够典型,占用了过多的课堂时间,3.4.5处合并或者保留一处即可。)
师:接下来我们进行今天的第一个活动。
出示:
活动一:学概括
默读课文,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提示:概括法、摘录法)
编芦花鞋—( )—( )—( )
1.回顾《小英雄雨来》《我家的男子汉》加小标题的方法,提示:可以概括,可以摘录课文中的短语。
2.学生默读课文,独立概括小标题。教师巡视指导。提示:默读时一定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做好标识。如果完成就可以……(没听清要求。)
3.交流。第一部分出示,第二部分学生齐说,第三部分提问:青铜把鞋卖给城里人、城里人买鞋、教师点评:买芦花鞋。第四部分一起说“赤脚送鞋”,教师出示(最后一双芦花鞋)。
(本课是略读课,重在对前两课学到的“概括长文章主要内容”方法的运用和实践。因此,概括小标题的方法可以更灵活一些,可以用练习运用前面两课学过的“概括法”“提取关键语句法”,还可以像老师这样围绕“芦花鞋”这一关键事物来概括。建议多提问几个学生,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到老师总结的标题内。)
(缺少方法的总结,课件上出示的小标题是围绕题目“芦花鞋”进行概括。学生的概括也不错,但需要方法的梳理。教师的总结)
4.学生把小标题批注在书上。
5.师:概括文意的方法就是把小标题串联起来。谁来说一说,把你的语言组织好,大胆的说,前后桌也可以。
6.学生大声自说。
7.指名学生说主要内容(此时8:59),教师总结:加入了时间、地点,内容说清楚了。再指名学生说,点评:和老师总结的差不多,说明你的水平已经很高了。
8.出示主要内容,学生齐读。再读关键词“编织,卖出去,买走了,脱下自己的芦花鞋”,总结:串联小标题概括主要内容。
(没有明确点示第二个活动的开始)
活动二:识人物
出示:
默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青铜?
文中这一处“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早晨门都很难推开,雪还在下。描写是为人物服务的,写出了青铜的执著。
(建议标注“话题”“示例”两字,更清晰的表明本环节要做的事。)
1.学生自读批注。
2.同桌互说,看你的同桌是否认可。(同桌的活动没有关注。)
3.指名学生说,根据学生的回答,其他学生批注。
(1)(声音很小,没有听清说了什么,教师要求:声音大一点,但学生依然没变化。)
(2)要求批注:勤劳
(3)坚持不懈
(4)朴实
(5)师补充讲解:青铜是寄住在别人的哑巴男孩。
(6)讲解:坚持不懈,是勤劳的
(教师要关注其他学生的听课情况,批注在什么位置?很多学生都没有跟上回答学生思路,并不知道要求批注的内容在什么。第一个学生交流时,要关注是不是说清楚了句子所在的地方,让其他学生听的时候有目的,批注时有目标。)
4.提示学生读课文中“这双芦花鞋,实在太柔软了……”一段,批注:柔软,精致。讲解:心理亮堂堂的,看到了希望。(品读人物特点的过程中,加入这一段的读,目标不清晰,教师应明确点示出这一段的作用。)
5. 出示总结人物形象的词语,学生齐读。(此时9:17分)
(同样没有明确交代下个环节的任务)
活动三:续结尾
出示:他的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
1.学生齐读句子。
2.点示:结尾可以是解秘式、留白式、圆满式。
(揭秘式、圆满式结尾的点示,学生未必明白,本课也没有涉及到,学生以前也没有学到,此时不必说。)
3.指名学生说续写,教师点评:都是留白式结尾。
4.总结:芦花鞋很美,青铜更美。
(没有点示出本文结尾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建议本环节在让学生续说或续写出结尾后,结合学生说写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留白式”结尾的好处,最后总结本节课的学到的方法或提升的能力。)
我的看法:
《芦花鞋》是长篇小说《青铜葵花》节选片段。这是一篇小说,小说的教学离不开对“情节、人物、写法”的关注,本课设置“学概括、知人物、续结尾”三个环节,也是对这三方面教学的落实和实践,同时也是对本课“默读课文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教学目标的落实。
本课教学思路清晰,紧扣语文要素“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教学,落实了略读课文“对本单元所学进行实践与运用”的目标。第一环节是对本单元学习“概括长文章主要内容”方法的运用和实践,第二环节是对小说人物的品析和写法的感知,第三个环节,重在通过说、写的实践,让学生体会“留白式”结尾的作用和好处。每个环节都有具体都有具体的目标。
教学目标的落实,依赖于具体而有层次的引导。本课在教学时,在设计有层次的集体练习这方面有改进的空间,如“续结尾”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