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中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认为,能够做到这三点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了。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里对这句话作了解释。他说:“知者不惑,说的是真正有高度智慧,没有什么难题解不开,没有迷惑怀疑之处,上至宇宙问题,下至个人问题,都了然于心。仁者不忧,即是有道德的人没有忧烦,只有快乐。任何事情都能做到无忧,都有办法解决,纵然没有办法解决,也能坦然处之。勇者不惧主要指的是公义之所在,心胸昭然坦荡,没有什么恐惧。”
西方的《圣经》里对“仁、勇、智”有另一种角度的阐释:对于不能改变的事情就不去改变它,叫做仁;对于能够改变的事情就努力去改变它,叫做勇;而能够正确地区分这两者的叫做智。
成功的班主任首先必须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仁者,爱人也”。只要他用仁者的心胸去爱所有的学生,即使学生再调皮、再捣蛋,他都能够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