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困难症,是一个新兴的网络名词,意思是面对选择的时候,感觉无从下手、犹犹豫豫,很难做出正确的决断。
其实,这是很多人的一种生活常态,即使在做菜这样简单的事情上,我们也常常会犯下诸如此类的错误。
记得半个月前,我就上演了一幕选择困难症。
原本我是计划中午想要吃得清淡一些,准备做油炸鸡蛋酱,然后就着白菜叶;可是爱人说他想吃鸡蛋焖子了,我觉得也应该照顾一下爱人的口味吧!
于是,我既做了油炸鸡蛋酱,同时也做了鸡蛋焖子。结果在吃饭的时候,爱人一直都在吃我的鸡蛋酱,却把他亲点的鸡蛋焖子冷落在一旁,最后就是2天之后,鸡蛋焖子被我倒掉了。
我反思:造成浪费的根本原因就是我没有果断决定,在鸡蛋焖子和油炸鸡蛋酱之间,只能二选一。
这看似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情,也足以让我引以为戒:凡事都不能顾虑太多,一定要根据当下的目标和刚需,去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关于选择困难症,哲学史上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读来让人很受启发。
法国的哲学家布里丹饲养了一头小毛驴,每一天,布里丹都会从周围的农民那里,买来一些料草喂养他的驴子。
一天,农民多送了一堆料草给这头小毛驴,看着前方两堆同样的料草,小毛驴犯了难,它不知道左边的一堆更好吃呢?还是右边的一堆味道更鲜美?
于是,小毛驴看看左边的一堆,然后又望望右边的那堆,始终也下不了口,就这样几天过去了,小毛驴竟然活活地被饿死了。
我们无需去考证这个故事的真与假,而只需要明白其中蕴含着的一个道理:就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难免都会遇到无从选择的时候,就是说,在选择面前,我们总要有所放弃,而不可能做到鱼和熊掌兼得。
所以说,当我们认准了方向,就可以大胆地去实践,毕竟再坏的努力也好过一直在原地踏步、举棋不定。
如果您长期存在着选择困难症,不妨认真研读一下这个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