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喜欢抱怨,为什么?因为爽!
相信大家在生活上都会有想要抱怨的时候。抱怨男朋友的不体贴,抱怨家人的不理解,抱怨上司的作法,抱怨同事的态度,抱怨朋友的不迁就。一切生活上不顺心的事,哪怕是从细小到衣服的颜色到关于生命的大事,都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开口抱怨。
其实爱抱怨是可以,但是只要别爱上抱怨的内容,那么抱怨不过是发泄情绪的一种途径。
抱怨是被准可的,因为其证明你对待事物拥有细腻的观察力,而能力上也拥有犀利和锐利眼光。对于一切发生在身边不称心的事,给予足够地分析,然后再从态度上表现出来。相信这对于每个人都不是陌生的情绪。但是如果一个人爱上了抱怨的内容,那就太危险了。
什么是爱上抱怨的内容?
爱上抱怨内容 —就是重复,单一的在同一个抱怨,而不寻求任何的改变,把它当成了事情的终点。
比方说:小爱和男朋友结识不到3个月,就开始交往。因为还没有深入了解彼此,所以小爱开始对于她的男友诸多抱怨。小爱开始四处和她的朋友抱怨。每次听到小爱的抱怨,朋友们都会劝说小爱如果真的不适合就分开吧,何必如此勉强。有时,小爱也会附和朋友的劝告,然后告诉朋友,还是找另一个男朋友吧。后来,虽然小爱嘴巴上是这么说,但是却没有任何想改变的行动,还是时常抱怨她的男朋友。她的朋友之后都明白,小爱其实并没有想要改变什么。她不过是想要一些人来发泄她心中的那不被观注的虚荣心。为了吸取别人的同情心,从中得到认可和存在感。
又打个比方:仁杰一而再再而三地抱怨公司不公平的对待,抱怨老板的不赏识,每次都错过了提升的机会。仁杰时常和同事吐苦水,下班后又和朋友埋怨。朋友询问他到底是什么原因,他总是说是老板个人的问题,老板看不起他之类的。朋友看他如此愤怒与不满,就劝说他不如就递辞呈吧。但是,他总推说现在市道不好,难找工之类的。然后,朋友也劝说他不如就检讨自己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可以改进的。仁杰一听朋友这么说,就会老羞成怒,说朋友也和他老板一样看不起他,觉得他不够优秀。
像仁杰和小爱这般的人,他们对于抱怨的事反复循环,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解决方案。他们不过是想在抱怨的过程中,博取他人的同情来巩固自己“受害者”的标志。从中得到满足感,让他们能够持续地在原地打转。
【爱上抱怨的事是危险的想法,它会吞噬我们的上进心,进而囚禁我们的成长。】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抱怨的归类。
(一) 抱怨=起点
抱怨应该是个起点—它让自己可以反省,看到问题的存在。开始找到问题所在,然后改变这个值得抱怨的事情。把抱怨当成是起点,事情就有改变的机会。
打个比如,小爱把和伴侣的不和谐,归咎于互相缺乏沟通,导致无法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想法。那么,这个抱怨或是问题是可以被解决的。它可以归类为起点,有了起点,再加以改进,那么事情就可以如愿顺遂。小爱可以多倾听,多表露自己的看法,妥协于伴侣的一些不体贴。伴侣在感受到了小爱的改变,或许可以更加体谅小爱,也会在他俩的感情桥梁上更加注入热忱与真诚。
(二)抱怨=终点
如把抱怨当成是终点,就表示这个人无非是自我单一的陶醉在他的抱怨里面,希望透过抱怨不断博取他人的认同,他人的同情。因为这样可以让当事人感到自己有奉献有付出,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感觉到自己很重要。
就如仁杰那样,一意孤行的把错误归咎于他人身上,把事情的原因推卸在别人身上。既然责任在于别人,又不是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之内,事情就变成了终点,没有可以改进的空间。这样的话,抱怨就变成了终点,而且是一个持续循环的终点。
如何健康的抱怨?
在生活上,抱怨是必经的阶段,我们对于很多事情都会有不满的情绪。而为了处理这些不满的情绪,抱怨是其中的一个途径。
而我们又如何健康的抱怨?
在抱怨的过程中必须审查抱怨的归咎原因,而这个原因必须是自己可以改变的事情。而健康的抱怨—事情是归咎于什么原因上,原因必须是事情的起点,可以改变的因数。
健康的抱怨x不健康的抱怨
比方说:小红时常上班迟到,她把原因归咎于堵车。如果原因是堵车,那么事情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小红提早出门,就可以避开堵车的时段。那么可以归类为健康的抱怨,小红在抱怨的同时,也可以明白问题出在哪里,进而找到解决方案。
而不健康的抱怨,便是如果小红把原因归咎于其驾驶者和她同一时间上班。那么这是不在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没有了可以改进的空间,这是可以归类为不健康的抱怨。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抱怨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也可以辨认出,抱怨不等于反省,也不等于检讨。抱怨是纯粹情绪性的发泄,不同于反省,不同于检讨。
如果在过程中看到自己的问题原因,而这原因是在自己身上,这叫做反省。
而如果事情的原因是在其他因数上,但也还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话,那么就叫做检讨。
抱怨可以进阶段的分类为—可以改变的 x 不可以改变的
可以改变的 - 堵车,可以改变,只要提早出门就可以避免堵车。对于可以改变的抱怨,它不会是永久性的存在。只要抱怨者在反省与检讨的过程中找到了对应的方法,修正错误,那么事情就有转变的机会。那么我们可以称它为短暂性抱怨。
不可以改变的—抱怨天气,抱怨命运,抱怨老板。不可以改变的抱怨将会演变成永久性的存在,只要抱怨者对于事情反复循环的挂在心里。不给予任何转变的机会,反之不过是寻求情绪上不断的 抒发,事情终将会维持不变。而抱怨者也不会有提升自己的机会,他将永久性的堕入循环中。这可以称为永久性抱怨。
如何辨认健康的抱怨者?病态的抱怨者?
所谓的抱怨,是必须有第二人者的存在。也就是说,必须有一方抱怨者,还有另一方的倾听者。通常,倾听者可以是一人或是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别人的反应就可以分辨出你的抱怨是健康的,还是病态的 。如果对方的脸上呈现无奈的话,而这个无奈是针对于事情本身的无奈,还是对于陈述者的无奈。是为你无奈?还是对你无奈?如果对方呈现的是对你无奈,那么很可能你的抱怨是属于病态的抱怨。那么如果呈现出来的是为你无奈,那么很事情或许还是会有转机。
所以我们可以当个抱怨者,但是不沉沦于抱怨的事里。应该适当性的拉自己一把,然后从中反省所抱怨的事,才能够得以精进。
内容参考:蔡康永@情商课—抱怨开心吗?
感谢蔡康永给予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