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在一个孩子兴趣班老师组织的50多位家长微信群里,观看了一场讨论热烈的劳资纠纷,因校方不在群里,老师的单方面哭诉,引发了不少家长对校方的不满。事后从副校长通报的消息看,老师简直更不靠谱,还说要追究诽谤责任。做为吃瓜群众,我也不想追根求源。只是引发了思考:难道,这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是中国广为接受的俗语。但反思过来,会哭的孩子真的该有奶吃吗?不会哭的孩子,难道就不知道饿吗?给不给奶,难道不应该是依据有没有需求吗?尚若不哭就得到奶吃,那家长还算好家长吗?反思过来,个人感觉还是公平对待比较好,给不给奶决不能看哭还是不哭,要看是不是饿了是不是需要。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作为一种现象,个人认为本质上是恶风陋俗的一种,严重影响社会的公正。做为“家长”或者“资源掌控者”,决不可看哭不哭而给奶,否则有一天哭的孩子从心里埋怨不公,那岂不可悲。
然而当下中国,人云亦云,听风是雨,依表定本,目光短浅者众多,缺乏求证意识和辩证思维。
处在这样的环境,坚持不哭或许真的挨饿,没有亮点或许真的不被人认可。顺势而为,不愧本心,或许是可取的中庸之道。但尚若在你可决定的范围内建议以事实和本质分配,切不可但给会哭的孩子奶喝,害人害己啊。
换一个角度,尚若我们作为孩子,我们也不能为了口多余的奶,装腔作势,因为除了奶,我们还有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