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0-D25每日一省

今天是实操班课程学习的第二天,昨天晚上,群内通知今天要上班,疫情已经解封,如果我说在家听课,担心工作上的事情没有人代替,因为有同事请假,所以一大早醒来,我就把家里的事情安顿好,去上班了。

非常庆幸的是今天工作不太忙。同事也非常理解,听课一点也没有耽误。

感谢!感谢!一切都是自最好的安排。

听院长讲课中,有两个关键词对我启发很大:

1  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是前苏联心理学家是维果茨基提出来的。

他认为学生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为最近发展区。

院长解释说,也就是就是你蹦蹦都能够得着的事情。

我反思:对于孩子的教育,过于简单,古板,在以后的教育中,我需要尽快把自己提升一个新高度,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一生的成长。

举例:对于不上学的孩子,让她参与家庭生活,承担部分家庭责任,用系统脱敏法来引领孩子。

2  是重建认知。

听了院长的分析,我认识到孩子有情绪时,自己先保持安静,不要让矛盾升级。不去指责他,控制他。告诉孩子:在咱家,你不高兴,不开心,想不通,你可以哭,你可以有情绪,但是,你很容易越哭越难受,等你不哭了,咱俩再研究研究,看这问题咋解决?

这其中,没有对抗,没有指责,没有埋怨。

让孩子从哭闹不安引导到学会内观,自己离开看自己,认识到自己一个独立的个体。

这一点,我感觉非常关键。

让自己,让孩子有意识管理自己的情绪,去到安静的状态下。

对于家长,更要沉住气,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等孩子冷静之后,再以平和的心态智慧地和孩子沟通来解决问题。

———这一方面,我没有做到位,对于自己,我们都需要清晰地看到自己,角色归位,学以致用,用以致学。

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个成年人,我是妈妈,我是妻子,我我要以成长成熟的状态,对待对待孩子,对待周围的人。

当行为出现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用行为的方法解决行为的问题,而是应该上升到他背后的情绪的高度;

当在情绪这里不管有没有找到原因,都不要用情绪的方法去解决情绪的问题,而应该上升到他背后的认知的高度。

我们要通过对孩子的重建认知,来得到我们想要的正常的情绪和正确的行为。

感谢自己,主动走了在学习成长路上。感谢院长的耐心引领,感谢伙伴们,感谢我的老公,感谢孩子!感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