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祖宗

张家馯就是张季良呀,哈哈哈哈

(2010-07-20 08:47:16)[编辑][删除]

标签:

杂谈

    周五到山东大学,把王兄给我留的《翁同龢日记》取回来,这哥们儿真不错。《翁同龢日记》起自18587月,截止19046月。跨度有46年,真了不得,记了快半个世纪了。而且,翁同龢做过户部、工部、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物衙门大臣。他的日记涉及晚清的许多重大事件、人物,包括当时法国侵略越南、日本攻打朝鲜、朝廷收复台湾、清剿太平天国的战事情况,更包括曾国藩、曾国荃、李鸿章、刘铭传、左宗棠、张之洞、多隆阿、僧格林沁、洪秀全、李秀成、丁宝桢、陈葆桢、官文、袁世凯、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大到同治、光绪皇帝,慈安、慈禧太后,小到张家骧的仆人,渡船的船夫,涉及人物真可谓多如牛毛,我觉得有15000个,被他记死的有名有姓的也有1000个以上,大小人物,多多少少,都有记载,应该是很有价值。好像有个学者从翁同龢的日记中,研究出了清末当时50年的气象走势规律。

   《翁同龢日记》由陈义杰整理,内文显示书1985年就整理完了,不知道为什么到200612月才出版。印数很少:1900册。

   我对这本书的感觉很好,首先,是中华书局发行的,中华书局在古籍出版方面可信赖。小32开本,不是我想像中的大32开。封面是淡淡的奶黄色的,雅致干净,不故作姿态、也不事渲染,拿在手上,手感很舒服、很惬意。其次,也是我最欣赏的,没有那么多的序跋,只有两页不到的点校说明,异常地简练,感觉这个整理者异常地低姿态,超乎想像。现在出书,狗屁没有的事情,还要包装成一朵花,《翁同龢日记》内容那么丰富多彩、涉及重大事件那么多,信息量那么大,竟然不事声张,确实好。

   在家没事,就开始翻阅,肯定是翻阅和张家骧有关的部分了,从1862年张家骧进士及第,到1885年在北京去世,都在《翁同龢日记》的记载区间内。其实,前些日子我也看过民国影印版的《翁同龢日记》,是在济南市图书馆看的,不过那上面的书名是《翁文恭日记》,而且纸面发锈、发酥,一翻就想往下掉碎片,个别的已有些斑驳了,我实在不好意思给人家造成进一步的损失,大约看看就让收起来了。现在这个版本好,新书,而且经过陈义杰的整理、点校,可以一目十行哈。重要的内容在第四册,我重点先看的是1885年家骧公去世这一年的日记。

   有重大发现:188555,“写大字,夜写扇,赠张子腾之弟季良,行五,名家馯。明日南归应试也。”哈哈哈哈,谢谢一象,你提供的信息太好了,确认了我二姑姑的记忆:她的太公叫季良,而且《翁同龢日记》证实,张家馯就是张季良、确是张季良。

   毛主席的光辉,嘎拉呀兮咯若,照到了雪山上,一拉将把咯若。哈哈哈哈。我太激动了,都不会激动了,哈哈。我居然追寻到了我9世太公、也就是我爷爷的爷爷的踪迹,这连我大姑姑他们都无人知道呀,呵呵,好,真TMM地好。

    只是我太公张季良、张家馯和写《中华币制史》的那个张季良,又名张家骧的,不是一个人。他居然占了我们9世太公兄弟两个人的名字,不喜欢他。

   下面是《翁同龢日记》的影印版:

分享

0

阅读(49)┊ 评论 (3)┊ 收藏(1) ┊还没有被转载 ┊ 顶 ┊打印

已投稿到:排行榜 圈子

前一篇:宁波旧影2

后一篇:宁波鄮西崇本堂张氏之“祖训”

评论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新!用微软Live Writer离线写博文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发评论]

· 

新浪网友2010-07-20 12:20:33[回复][删除][举报]

太好了!只是那同名同姓的太烦人了!侄女

· 

新浪网友2010-07-21 02:31:56[回复][删除][举报]

呵呵,唱这首歌,还得穿红色藏袍,甩长袖哪!巴扎嘿!翁日记(整理版)曾在90年代初印刷过。一象

· 

jijq93932010-07-21 11:17:10[删除][举报]

谢谢一象,你是灯塔,你是指路明灯呵呵。慎思

宁波鄮西崇本堂张氏之“祖训”

(2010-07-21 11:00:54)[编辑][删除]

标签:

杂谈

   下面是我们整理的宁波鄮西崇本堂张氏祖训,是我们的一世太公立的。

鄮西张氏宗谱卷一

六世光瑾编辑 男积梓 积槐 积棠 仝辑

  中书公祖训十条

一 子孙孝为第一,孝乃五伦之首,百行之原,当思劬劳之恩,常怀罔极之报,孝於亲,子必孝之,苟为不孝,子何孝焉,为人若不孝父母,则大节有亏,百行俱失矣。

一 子孙当思祖功宗德,慎终追远,凡有祭祀必诚必敬,勿以亵慢,以渎先灵,务须报答祖恩,敬重尊长,各宜勉旃。

一 子孙原是同根一派,上念祖恩,下敦族谊,族中有患难者,须必相救,有疾病者,须必相扶,有贫苦者,须必相助,毋得袖手旁观,视为路人。

一 子孙士农工商各有一业,倘有俊彦者作养读书,可望上进出仕,鲁钝者,或农或工商,勤俭节省,亦可创立成家,切勿游手好闲,习为不肖,以坏家声,慎之慎之。

一 子孙必尊宗长之训,凡为长者,督责其子姓之无礼教其谨守家法,凡有诸事,必咨禀命,毋得擅为,万一宗长昏昧无知,另举其次长代之,倘族中有螟蛉之后,虽年尊不许立长以乱族规。

一 子孙须恭敬尽礼,出入有仪,见长者坐,必正行必端言,必逊容必恭应对有礼,毋得以上辈之乳名相呼,庶几,彬彬有礼也。

一 子孙婚嫁,娶妇必求淑女,勿计厚奁,嫁女须择佳婿,毋索重聘,切勿结亲於卑污之家,玷辱门楣,最为紧要,切宜慎之

一 子孙立继有嫡姪,可立无嫡、立从,无从立服,以承其统,不娶不继,不肖不继,一子者不继,出继者不再继,如愿立爱,只许本支内择之,无本支立从,无从立服,不许乱立,凡我子孙宜遵律度,切勿不继,以绝其嗣,作为不孝。

一 子孙贫富各就一业,各安本分,裕者勿以奢华侈靡,乏者毋作下贱之事,切忌嫖赌,习为下流,倾家荡产,辱身贱行,作为不肖,戒之戒之。

一 子孙务思睦族,勿以纤毫之利致伤亲族之谊,勿以嫌隙嫉妒致损同宗之义,勿以欺懦凌弱,弗以酗酒生事或一宗族争斗,结讼公庭,败坏家风,难见祖先,各宜忍耐。

舛错之处请大家指正

分享

0

阅读(34)┊ 评论 (2)┊ 收藏(0) ┊还没有被转载 ┊ 顶 ┊打印

已投稿到:排行榜 圈子

前一篇:张家馯就是张季良呀,哈哈哈哈

后一篇:张家馯(张季良)的踪迹

评论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新!用微软Live Writer离线写博文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发评论]

· 

新浪网友2010-07-23 16:38:15[回复][删除][举报]

呵呵,你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下来了,真不容易。若用扫描仪更方便:) 侄女

· 

jijq93932010-07-23 21:13:45[删除][举报]

子渊敲打的,个别地方,我顺了顺,又。慎思

张家馯(张季良)的踪迹

(2010-07-22 09:53:29)[编辑][删除]


    上图为张家馯(张季良)的长孙张树成(荫馀)中间、重孙张日新(庆恒)右、张养吾(庆浩),大约拍摄于1934年。张树成即是我爷爷,西式装束。

   这是“子渊”先生修复后的照片,谢谢他。

   前文说到《翁同龢日记》有我9世太公的记载,兴大房之9世太公,兄弟姐妹共有九人,其中有兄弟五人,分别是:张家骏、张家骧(子腾)、张家骐、张家马介(早卒。马介是单字)、张家馯。顺着《翁同龢日记》这条脉络,进一步找到了张家馯(张季良)的一些踪迹:

  188555,“写大字,夜写扇,赠张子腾之弟季良,行五,名家馯。明日南归应试也。”(翁同龢撰稿的8世太公张善元墓志上,在记述善元五个儿子情况时说张家馯是郡庠生,是不是就是这时去考的?另外,父亲194836日的日记中提到今天是我的太公九十岁的宴寿(疑为冥寿),当然啦,做子孙的该举行一个仪式来纪念他,三公公(张省三,有垚)就主持这件事。地点在东馀杭路皇母宫,仪式请了四个尼姑诵经超度,由此推算,我的家馯太公应该出生在1859年。)

   1885124日,“子腾之弟季良到京,送食物,子腾盖愈矣。” 

   1885125日,“看张子腾,并晤其弟季良,子腾精神渐振,病似起矣,足仍软,卧椅上。”

   18851215日,“再看子腾,值童、赵两公、陈尺珊、叶子川皆在,尚有数人皆不认识,尚在议药,其情形较昨尤甚矣。以拟开缺摺,谢摺稿付其弟(季良),惘然而归。谢摺有‘卧雨相如自嗟病渴,近天韦杜终易寻医’一联。”

 18851217日,是日子刻子腾竟逝矣,退往哭之,中忽不得,径归。

 18851218日,“张季良、子腾弟来商一切,余断以不丰不俭,勿太陋也。”

 188631日,“访张季良晤之,举目凄然。”

 1886325日,“退后赴夕照寺祭张子腾,为之陨涕,以苦语嘱其子长庚,亦慰藉季良而别。”“送子腾家程仪三十两、祭席一桌。送季良靴一双、高丽参一斤。”

 18861126日,“径归,写字,写张子腾之尊人镜初先生善元,庚子副贡墓前版字,答张季良信,并子腾所撰其尊人墓表文。不甚佳,略改数字。”

 18861128日,“寄张季良信,并其尊人墓版字式。”

 由上可知,张家馯(张季良)1885年曾经两次到京,第二次到京,张家骧已经病危,他应该是料理完二哥张家骧的后事后才离开的京城。期间和翁同龢多次见面,并商量一些事情。《翁同龢日记》1884年至1886年部分没有提到张家骏、张家骐。家骧病危到去世,应该是五弟张家馯(张季良)在场。后来,应该是张家馯与翁同龢书信往来,促成了最近发现的张善元墓碑的文字(见本博客相册专辑)。《翁同龢日记》提到了张家骧之子长庚,是在1886年的325日,家骧去世三个月了,张长庚是不是长子张有培?

   《鄞县通志》记载,张家馯为1900年的府学岁贡,科举记名了呵呵。

分享

0

阅读(42)┊ 评论 (0)┊ 收藏(1) ┊还没有被转载 ┊ 顶 ┊打印

已投稿到:排行榜 圈子

前一篇:宁波鄮西崇本堂张氏之“祖训”

后一篇:宁波鄮西崇本堂张氏之"凡例十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110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443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474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881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902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698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18评论 3 41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32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796评论 1 31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968评论 3 33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10评论 1 35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92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55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30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348评论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047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