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开封包公祠始建于金、元,经明、清等朝代,历代修葺,已有近千年历史。由于黄河水患,屡毁屡建。1984年,开封市在包公湖边上重建了包公祠。
包公祠坐落在八朝古都开封包公湖风景区西畔,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清官包拯的纪念地,陈列有包拯铜像,铜铡,诗作遗训,碑刻拓片,演绎故事等史料典籍。
包拯(公元999一1062年)安徽合肥人,历任知县、知府、枢密副使等职,被世人尊称为"包青天"。他一生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执法如山、清正廉洁。尤其是他知开封府时,倒坐南衙,抑强扶弱,铁面无私,为百姓伸张正义,赢得了一个享誉古今中外、妇孺皆知的美名——包青天。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包公祠主要建筑有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和气势雄壮的大门楼等,布局规整,庄严肃穆。
大殿为正史部分,中央有一尊包公坐像,高3米多,蟒袍玉带,端坐靠背椅上,劲正如松,威严端庄。
东西配殿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包公的传说轶闻,历史故事和优美传说,如“包公掷砚”、“陈州放粮”,“怒打銮驾”、“智铡赵王”等。东配殿那三口威风凛凛的铜铡刀,形象生动,张口怒目,显示了包公除暴安良的雄威。群体塑像“包公铡赵王”是包公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精神的形象体现,观之大快人心。特别是东殿的群组蜡像《铡美案》与真人大小一样,色彩鲜明、形神俱备、毫发毕现、栩栩如生。
关于包公是嫂嫂养大的传说:
包拯作为我们历史上清官的代表,历来被后人所称颂,他的形象也被搬入许多戏曲剧目之中。由于在正史中,对包拯幼年的记载甚少,因而人们也就常常把戏剧中的段子,即包拯是由其嫂子抚养长大的,这是真的吗?
相传包拯的父亲包令仪在睡梦中看到一只凶猛的老虎闯进房里,惊醒后包拯就出生了,包令仪就认为包拯是猛虎转世,会给家庭带来不详,再加上包拯在婴儿时就脸黑如铁,不哭不笑,包令仪就把包拯仍入了水塘之中。
包拯命大,恰好被水塘中的荷叶给拖住,之后又被洗衣服的包拯嫂子吴妙真看到,吴氏不忍小包拯被丢弃,就偷偷抱回家抚养了起来。包拯长大后称吴氏为“嫂娘”,这就是一些戏剧中常说的包公由“嫂娘”养大的原因。
在《包公赔情》剧目中,则说的是包拯刚出生时,可能是由于生辰八字与父母相冲,因而不受父母的喜欢,被扔进了牛棚中,结果遭到牛的踢踏,并在额头上留下了那道月牙形的疤痕。
由于小包拯在牛棚中哭闹不止,被包拯的嫂嫂看到,她不忍心这幼小的小叔子就此而亡,就从牛棚中救起了包拯,并抚养长大。
在这几种戏剧中,包拯都是由其嫂嫂抚养长大的,这难道是真的吗?
可是,这位恩同如老母的“嫂娘”,在正史包拯传里,却是丝毫未曾提到。
在正史的记载中,包拯中进士后,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因父母年迈,包拯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遂改授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父母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暂辞官职,回家赡养父母。几年之后,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又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制期满,才于景祐四年(1037年)赴京,获授天长(今属安徽)知县。
通过正史中的记载,说明包拯和他的父母关系很好,假如包拯真的是由其“嫂娘”抚养长大,为何在正史里没有丝毫提到她呢?这不由得让人怀疑这位抚养包拯成人的嫂嫂是否真的存在!
据历史学家的分析,在戏剧中,常常为了艺术化的需要而张冠李戴,或者根据一些史料进行夸张处理。
虽然包拯没有被其“嫂娘”抚养长大的记载,但在很多史料里,却记载了包拯的小儿子包绶是被其寡嫂抚养成人的。
包拯私下里和一个小妾孙氏生下了小儿子包绶,结果这位小妾不为包拯的正夫人董氏所容,被赶出了包家,小妾回娘家后不忍此羞辱,不久就去世了。
包绶失去了母亲,董氏又不肯抚养他,在这种情况下,包拯英年早逝的大儿子包意的寡妻崔氏就将包绶抚养了起来,这就是历史上包公被“嫂娘”抚养的传闻。然而,此包公非彼包公,我们都认为历史上的包公就是包拯,却不知道包拯的儿子们有时也被称为包公。
据考证,在包拯的墓碑上写着“宋枢密副使包孝肃公拯之墓”;包拯长子包意和妻子崔氏合葬的墓碑上写着“宋奉仪郎潭州通判包公意节妇节嘉郡崔氏之墓”;包拯次子包绶和妻子文氏合葬的墓碑上写着“宋奉仪郎潭州通判包公蓬莱县君文氏之墓”。
由此可见,在包公父子的墓碑上都写着“公”字,人们很容易地将老包公、大包公、小包公混合起来,而长嫂崔氏抚养幼弟包绶的故事,却被后来的文人墨客经过渲染,有意无意地加在了包拯的身上,几百年就这样传了下来,人们也就信以为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