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着看教师阅读地图,对书中的一些书目进行了分析和摘录,有心理学上教育学还有职业认同方面,关于专业知识和本体性知识的。
静悄悄的革命,存在于教学教研,以及综合课程中的形式主义。你提出来,以构筑学习共同体为核心的学校改革的想法。本质上讲是一个立足于合作与反思的三重对话的过程。与事物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身对话。任何课程都要培养思维,就是:“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有了思维,我们想要的效果就会随之而来。
最近孩子一直在看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她特别喜欢书中的教育方式,可是今天在魏智渊老师的这本书里提到了特别的女生撒哈拉这本书,就是拥有共同的语言及密码。比如尺码相同的人额外的奖赏美好事物的中心。回顾小王子这本书中的精彩情节提到的两个重要概念,驯养和仪式,教育教学的本质及建立关系。这种驯养多重含义,仪式是一种真正的凝聚,他是教育教学中的高潮部分,我希望和孩子再认真地读一读,特别的女生撒哈拉,小王子这本书来了解就是自己国王商人酒鬼地理学家点灯人的一面,用治疗,让我们通过爱与希望的洗礼,重新思考一些关系思考生命的意义。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迷茫,不焦躁,慢慢长大。相信孩子,相信岁月。在乡下的日子,女儿的心得以舒展开来,和小伙伴自制果蔬奶昔,制作过程我除了帮忙切了水果粒,其他的孩子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吧,何必干涉太多,她兴致盎然地对我说:“妈妈,接下来你可以走了,这是我们的事情了!”好吧,孩子,妈妈愿意退到后面,不去关注你,不去阻止你不准这样不准那样,不让你感觉到不被尊重的感觉,你可以有探索摸索的过程,你可以有自己创意空间,你可以不去总活在成人的幼护和指挥下,你应该有你主观发展潜力,而我,只要做你麦田的守望者!晚饭后走在乡间小路上,路上女儿对我说。“妈妈,这就是车前草!”“是什么样的?”“看,就是这样,这里很多呢!”女儿蹲下来指给我看,田里的西瓜可爱俏皮躺着,女儿欣喜不已,采了一个欢欢喜喜拿回来!孩子,妈妈希望你看到的不仅是眼前丰收的喜悦,还有外公外婆勤劳朴实的付出,独守这片土地,执着耕耘挥洒汗水,才有这片茂盛生长。回来经过河边,凝望那落日,这片红日啊,似给乡野一份明媚,女儿忙说妈妈快拍下,那份心灵的喜悦是我想要捕捉和感应的,孩子,愿你以后常有这样的心去感受自然美好,去涤荡心灵,只是相机拍不出那份美啊!家门口的月季盛开着,“孩子,这都是外婆种的,来,妈妈给你拍一张!”孩子,愿陪伴你自由生长,心的舒展给生命奠基坚韧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