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朋友圈两年。
从2021年10月关闭朋友圈至今,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如果说关闭朋友圈对生活的影响,最直接的好处在于少了焦虑。
第一次接触xhs是2018年,从聊天中得知是一个主打美妆的App。由于对化妆无感,也没多留意。上班第二年,同事、朋友都在刷xhs,等电梯的时候,排队做核酸的时候,吃饭的时候,蹲厕所的时候等,我便带着猎奇的心理下载了这个软件。
2022年的xhs已然成了一个百科全书。周末去哪儿浪,去xhs看看;春季换新装,怎么穿搭呢,打开红色软件;最近老失眠,身体乏力,上xhs问诊去……
于是,这个App开始霸占我的业余时间。在开阔眼界的同时,我发现了这个APP的bug:这是一个滤镜世界。美好的有点过度,脱离了现实。
朋友说:xhs上的博主太卷了,拍照好看的很多,还有更绝的照片,大家都在精益求精,小博主的晋升之路曲折。
拍照五分钟,修图两小时。真实的生活没人看,可是面具戴久了,人就会忘记自己的身份,好比在外求学上班的青年人,尽管知识让我们走出了小村,可是我们的社会地位依然没有改变,依然是长辈们可以说教的小北。
你在网上有多happy,是你的虚拟世界。你每天睁开眼看到的,摸到的,问到的,是你为之生存的世界,这里面有亲人、有朋友、有同学同事、阿猫阿狗,阳光与露,这才是你需要关心的。
关闭朋友圈的初衷是专注于考研。网上都说考研苦,可是那段只有学习和自己的时光,我过得很快乐。不用赶早上七点的公交,不用在路上解决早餐,不用在工位上心绪不宁,不用看很多脸庞,学累了就下棋,学困了就吃东西,学乏了就出去走走,有一种世间纷纷扰扰与我无关的感觉。
不被时针裹挟的生活,认认真真给自己做饭,悠闲地逛超市,看柳树抽出新芽,看雨露透射晨光,喂流浪小猫,感受四季的变化和星河轨迹。
多关注自己和身边人,热爱并享受平淡真实的日子,方为人生大事。
🪶
成年人最大的特点:过去的忘不掉,现在的记不住。
上党课的时候,听到这句话,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每逢过年,妈妈就喜欢唠叨,无非是陈年旧事,比我都年长,可是妈妈清楚地记得。
她记得,五爷(爸爸的弟弟)抡起椅子要打她,爸爸就在一旁无动于衷;她记得,口袋里的几十块钱,出去上个厕所的功夫,二伯从家里顺走了;她记得,以前她很喜欢上学,尤其喜欢数学,退学的时候,老师挽留她,主动用自己的薪资贴补学费,但还是被外公拒绝了……
当时年少,每每听到这些,心中一股子不耐烦油然而生,但憋住了,听过就过去了。随着年岁的增长,学业的压力,生活的压力,我自己撑不住了,还要继续磨耳朵听,控制不住爆发了。
“你不要每次打电话都讲这样的事儿,你就不能讲点开心的?”
这么做的好处是,妈妈闭麦了,耳根子清静了,生活一片光明。坏处是,她的痛苦再也没人拆解,她也找不到和我聊天的话题。
渐渐地,我意识到,那些从来没有忘记的事情,是因为不甘。她不明白为什么父亲当时没有夺下椅子保护自己,她不明白为什么最坏的人是亲人,她无数次幻想如果继续读书,生活总比现在好。
新时代,是年轻人的时代。她们早就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每天吃饱穿暖,健健康康就是最大的幸福。她们不懂年轻人的生活模式,看电影、吃炸鸡、旅游,熬夜打游戏……
她们是开心的,只不过不是我们认为的开心。
🪶
都是熟人,不是朋友。
天门山跳崖的四个农村青年,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如果在这四个人中找共性,大概就是贫穷的磨难尚未解决,新添的变故层出不穷。
看完三联关于这个事件的报道,我还发现了另一个共性:性格内向,不敢反抗。一起上班的同事,但是热闹是大家的,孤独是我的保护色。乐于助人的女孩,面对老师的批评,不敢当面质疑。外出务工的女孩,不会被父母关心是否吃了晚饭,天冷了记得加衣服。
以前总觉得父母唠叨,说来说去就是吃了吗,吃的啥,天气变冷了,记得加衣服,可当一个人加班到很久,回到孤寂的出租屋的时候,熟悉的电话响起,或许就是家的味道,被人惦记着,就是最大的温暖。
上班后,结交的新朋友屈指可数。白天在办公室,下班各回各家,赶最快的公交地铁,错过一秒都觉得遗憾。
天天见面,是最熟悉的面孔,却是独立的个体。不一起经历生活,不足以称兄道弟。
我总是在尝试寻找一种离开人群的生活,直到现在也没有想到,并且以后也不会有。人是群居动物,需要有外部力量的汇入,达到一个生态平衡。
你损失的能量,也会从对方那里吸收。这也是能量守恒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