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五十四 原文 余年二十三,馆今相国稽公家,教其幼子承谦。今四十三年矣。承谦官侍读,行走上书房,假满赴都,过随园,赠云:“万事由来夙有缘,七龄问字记当年。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每盼凤巢阿阁上,果摩麟顶绛帷前。德门善庆知无限,伫见骊珠颗颗圆。”余附书相国云:“当日七龄公子,为问字之佳儿;此时白发词臣,作青宫之师傅。能无对之欣然,思之黯然也乎?”译注 我二十三岁时,在当今的相国稽公家教学,教育他的年幼的儿子承谦。到如今四十三年了。稽承谦任职侍读,行走上书房,假期已到赶回京城,路过随园,赠诗::“万事由来夙有缘,七龄问字记当年。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每盼凤巢阿阁上,果摩麟顶绛帷前。德门善庆知无限,伫见骊珠颗颗圆。”意思:万事向来是有夙缘的,记得当年七岁时跟先生学习。读书得到精髓心灵就会觉悟,像程门立雪能达到意志坚韧时真经就已经收获了。每每都盼望凤鸟筑巢在我的楼阁上,终于在师门获取些许凤毛麟角的知识。知道先生仁德之家喜庆之事无限多,足见明珠颗颗饱满圆润。我附上一封书信给相国:“当年七岁的公子,是我的好学生;此时已经白发还能作文学侍从大臣,作太子的老师。能不对他感到欣然,而思念他时又黯然神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