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有认知功能且有控制能力的,如果一个人遇到任何困难和压力,都不积极主动地去化解,总是把哭当作一种发泄的方式,久而久之,哭就可能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他的主动性、积极性、应对困境的能力就会下降。
❤️思想家说:“顺利只能引导我们走向世界的一端,不幸却能将我们调转方向,让我们看到世界的另一端。”
❤️人要懂得善待不幸、辩证观事,深知很多事情从眼前来看可能是坏事,但从长远来看,也许正是幸福和快乐的先兆。
❤️失败、不如意等其实只有一种自我的妥协心态,一种不敢进行重新选择,重新尝试的惰性,一种认命的灰心。心理学家认为,这一结论具有普遍意义。不幸降临时,有的人埋怨上天不公,有的人则笑而纳之。
❤️生活中不可能只有欢笑,没有悲伤。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有或深或浅的一份悲伤。许多时候,有了悲伤的体验,你才能更珍惜快乐的惬意。因此,悲伤的时候,不妨就好好体验一下这份伤感,让身心得到一次淬炼,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就能体会其中的益处。
❤️古人说:“悲伤兮,快乐之所倚。”这其实就是要我们学会辩证地对待悲伤情绪。悲伤情绪通过我们的自控,也会合理地转化为积极的情绪,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自怨自艾。
❤️当我们面临苦难时,要将自己的悲伤情绪进行迁移,化伤痛为力量,从重压和苦难中汲取营养。唯有如此,才能战胜苦难。
❤️面对伤痛,应该去想一下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如何在厄运中寻找生命的支撑点。给生命一个承诺,使自己的心境逐渐地充实。为此,你必须缔造属于自己的快乐人生,而不是依附任何人,哪怕是父母、兄长和丈夫。这个承诺就是告诉自己,也许自己的目标遥不可及,但它是自己生命的动力之所在,是生命中最牢固最珍贵的理想。
❤️无数事实证明,能够在打击中站起来,化伤痛为养料的人,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丰盈,展现出执著与乐观,最终找到了幸福。
❤️人生的成功,不在于有多么健全的体魄。尽管病痛、彷徨、痛苦、沮丧,但你能够将伤痛转化为力量,那么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任何时候,苦难都是英雄的营养,谁见过英雄曾把苦难放在心上,自怨自艾?他们把苦难当作历练的基石,在苦难中理解人生,并获得进步的动力。因此,你不会在成功者身上看到肆无忌惮的悲伤情绪。
❤️“身是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佛家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人生的烦恼往往是自己给自己编织的一个囚笼,有时候心无旁骛反而可以活得快乐。因此,不要带着悲伤上路,别把伤痛放在心上,你才能获取奋进的力量。
❤️人都是握着拳头来到这个世上,然后又撒手离去的。所以不要把时间花费在积累那些终究要化为灰烬的东西上,与其让悲伤情绪困扰一生,还不如化伤痛为力量,让顽强的生命终结一切。生命不是一顿简单的午餐那样可以省略掉。对于生命而言,唯一的价值就在于活下去,无论是痛苦还是欢乐,无论是灾难还是成功。因为,无论处于何等的逆境,我们对生活总是有很多的向往。毫无疑问,生命因坚强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