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教研员是一份好职业吗?(三)

大家好!我是才舒。

前两天我与大家分别针对有无关系、人脉、资源、背景的人员是否可以进入机关成为一名教研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分享。

有许多小伙伴说这两种情况都有些极端,并且许多领导也并非真的像前面文章中所说的那样不近于人情。

因此,今天我们就教研员这份工作是否真的是一份好职业与大家交流、分享并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应该说,教研员作为一份工作,有其存在的必要,作为一名教研员,必须对教研工作的本质有清楚的认知,才能结合教研工作实际有效开展好教研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好以下各方面的工作:

1、明确教研员工作性质

教研机构是扎根于中国大地并借鉴其他教育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研究性质的机关。

其主要特色是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实践证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社会发达地区非常重视教研工作,教育教学工作同样非常发达。

就贵州本省来说,贵阳、遵义等地重视教研工作,其教育跟其他地州市相比也发达一些。

正如我们参加国家级新教材培训时,教育部领导多次指出:哪个地方重视教研工作,哪个地方教育就比较发达。

因此,作为教研员,必须要精准自身的职业定位:服务好教育教学工作,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因此,教研员针对具体学科没有决定权,只能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供领导决策时参考。

2、打造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努力发挥好学科引领作用

教研员必须在各自的学科专业领域有较高的影响力,才能在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中树立起个人的威信,进而成为在本学科领域引领专业成长的学科骨干。

因此,作为教研员,需要认真钻研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具体来说,教研员必须能够上好示范课,努力成为本学科示范课教学的行家里手。

与此同时,教研员在教育科研等方面也需要不断加深和拓展专业研究领域,力争在课题研究、教学成果奖、教育科研成果奖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成为本学科教育科研领域的引领者。

3、有效组织好各类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由于教研员的本质工作是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教研员必须要组织好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更好地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具体来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常规教研活动:

各级各类培训与竞赛工作,包括本级和上级部门组织、安排的诸如省市级、国家级教学技能竞赛、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大赛等等;

本级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各级各类常规教研活动如每个月开展的教学视导、每个月开展的大型教研活动等等;

上级或本级单位领导安排的各级各类外出培训工作如新教材培训、教师专业知识培训等等。

每学期期末各自学科的命题与审题工作等等。

应该说,仅就教研员的常规工作而言,教研员的日常工作也是非常忙碌的,并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更不是有些人眼里的所谓“养老”工作。

总之,作为教研员,一定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在精准定位好工作职责的基础上,不断钻研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更好地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更好地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

作为教研员或者立志成为一名教研员的年轻教师,您做好准备了吗?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与分享。

咱们明天再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