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学习田源第334天《温故又知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咋天晚上偶然有幸参加了刘老师主讲的父母课堂第十二期,有三个问句重新学习有新的感悟,分享如下:

一、因应问句

因应问句常在能量低的时侯,却还能维持一些功能时使用。例如,“你不喜欢写功课但还是准时交作业了,你是怎么做到的”,“你是怎么愿意持续的?”

二、关系问句

关系问句是利用当事人重要他人观点,来参与当事人对他人、事件、问题改变看法的一种技巧。例如,——是谁请你来找我?——他有什么烦恼跟你有关?如今天请你的奶奶来介绍你,你猜他会怎么形容你?如果奥特曼遇到这样的事情他会怎么做?对你有什么启发?你们班人际交往上你认为谁做的比较好?如果他遇到类似的事件会怎么做?对你的启发是?

三、例外问句

挖掘例外前要慢慢来,先倾听共情建立关系,对当事人的倾诉要尊重、接纳,并适当简述、摘要回应,不能先入为主预设主场,这样有例外也找不到。凡是都有例外,都有问题的另一面,将例外与目标联结,就可创造具体可为的行动。例如,对当事人人际困扰,询问:“以前有没有遭遇好像同学不太理你,但你后来改变方法与同学相处较好的例子?那是什么方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