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当我们碰到一个谈得来的人,一见倾心,越来越谈得来。然后就越来越近,无话不说。然后就到了一个黄金距离,过了那个距离,慢慢地,好像再近就很难了。更近地,有些人之间就出问题了。亲戚也一样,好的时候越来越好,但好多时候,再好一点,过了就悲剧了。
想起我的一个亲戚,他和他小弟很亲,他一直很照顾他弟弟,他弟弟也信任他。生活在农村,农忙时节乡里乡亲都会帮衬。他弟媳也是性情中人,好的时候,把所有的好都愿意奉上。于是就走得越来越近,相互之间也共用一些生产资料,比如说耕牛。
一开始很好的,现在农村也没有那么多田地了,不用总耕田,一户人家养个耕牛,投入多,要放养,要照顾的,有点浪费。共用的话,一开始投入就少一些,两家一起照顾,也会更省心省力的。
问题来了,因为一个地方的,大家如果种的农作物一样的话,农忙时节也都忙到一起的。你要赶紧耕田争抢作物种植时节,我也一样需要争抢,错过的话,作物就错过季了。露天种植的农业还是得靠天吃饭的。
所以在某个农忙时节,我的亲戚和他小弟因为事先没相互协商好,误了一点事,有了一些过节。两人都不愿意妥协,谁不不愿意向对方赔不是。
在一次他们共同亲戚的喜宴上,我亲戚的另外一个弟媳可能听了他的小弟弟媳的一些唠叨,听完一面之词,就借机把事情夸大了说,在许多人面前让我的亲戚难堪。
我的亲戚脾气很好的,但不善于言辞。即使觉得心里委屈,也不会像他的弟弟弟媳那样,不顾场合的。为了给他弟弟们和他自己,留一些面子,因此他一直保持沉默。
但他的女儿们怎能忍受呢?于是根据事实据理反击了几句。刚没说几句,又被她们的叔叔婶婶们说,小辈们怎么怎样。于是,本来的一点事,被搅和成很大的事,我的亲戚和他弟弟一家不讲话了。
后来好几年过去了,他们都不讲话。可能他的小弟真让他寒心了。也有可能他不计较了,只是不愿意再讲话了。当然兄弟还是兄弟,有大事还是会帮衬的。
这样的事我亲戚经历了,相信我们很多人也经历过。兄弟姐妹之间,闺蜜之间,爱人之间,甚至父母与子女之间,好像都有一个隐隐约约的界存在。太疏远了,会不亲近。太亲近了,又会觉得彼此干涉太多。
每个人不同,每个人和别人的关系不同,这个界也不同。但总会让人有种感觉,这个界是存在的,但又不太好确定。太疏远了,就会想着稍微走近点,去了解一下,照顾一下什么的。太靠近了,就像两个物体靠太近有排斥力一样,越靠近,排斥力越强,矛盾就越多。越靠近,远距离的美,就消失的一干二净,看到的都是相互间嶙峋的,甚至有点狰狞的本性,如果互相能体谅,能接受,那一切都好。否则太近了,就会相互碰撞,伤害。如果不想接受,又不想彼此伤害,那就只好相互封闭自己,远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