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输出倒逼输入”,可能我的输出量很小,还没到这种程度,也没有这种感受。从2016年自娱自乐开始在网上写,写文都是随性而为,这就像是休息时的一块自留地,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偶尔舒展释放下内在的自我,思考沉淀下这段时间所有看到听到经历过的感悟。
中间有几年没有写,不是没得写,而是觉得自己急需的不是输出,而是输入。自己能感觉到的,认知上的盲点,能力上的欠缺,心性上的不足,还有很多的疑惑。于是恶补式的输入,像是一个营养不良的孩子,快速进补欠缺的东西。现在仍在继续,有的东西是有针对性的输入,有的则是无意中发现,而这些无意发现竟然打开了很多未曾知道的领域,由此打开了一扇门,发现世界的奇妙,带着好奇开始探索之旅。
今年计划开始写文,从简书开始,写了几天之后发现输出也是一种输入,因为思维会随着笔端把之前所有输入沉淀连接整合在一起,于是便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连自己都不知道写到最后会是什么样子,有些可能对自己也是一种新的启发,产生新的思考,有新的疑惑,又开始新的探索。
听到一位很厉害的老师讲国学课,他说自己听自己讲课的视频,有时候都在怀疑这是自己讲的吗?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会随着讲课讲到这些,“我听我自己的课也是在学习。”
所以自己的输出,到最后可能也会变成自己的一种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