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棋士史”系列之:海昌二妙
绍暗将目光投向右上角:我诚心诚意地来,你却对我不予理睬,我这便上前讨个说法!抓起一子便是一记“双飞燕”,袭击到世勋孤零零的一子上,世勋淡然取中,毅然决定放弃角部,寻找出头的方向。几招交锋,绍暗都应对无误,这时的世勋开始考虑:若是单一出逃,确是被动挨打之势,不如走一步“无理”棋,试探试探绍暗的攻击力。
于是黑21步“夹”,选择在自己尚未脱离危险时,抢先攻击对方,企图通过此来稳固自己。《孙子兵法》有言:“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莫要侥幸以为敌人不会来袭我,而是要有随时应付敌人前来的充分准备。而此时,世勋故意不守此理,实际则是来摸清绍暗的底,看看实力差距究竟如何。
是可忍,孰不可忍?绍暗第22步直截了当,“冲”破了世勋的图谋,进一步对白棋的孤军进行施压。而世勋这时显示更加被动,只好使出权宜之计,不计后果地损兵折将,终于让自己最大的棋得以安好。
世勋初战失利,地盘稍损,可就算在这不利的局面下,世勋却依然在盘算着将对手的战斗思路悉数摸清,他再次进入白棋坚实的右下角,强硬地把失去的地盘全部夺回。若干回合的交手后,确也达到了世勋想要的目的,但围棋就似宇宙,有其固有的定理存在:有失才有得。世勋虽得到了地盘,却失去了外部的势力,从而置外部黑棋于危险境地。
这样的定理就如在科学界常说的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论怎么样转化,依然还是固定的量值。在围棋中,有着地盘与势力两个概念,地盘是最终决定两军胜负的物理量,势力则是在局中决定两军外界强弱的物理量。地盘即是“目”,是实的,能看得见,数的清的;势力却是虚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能两军对战时,或者是扩张地盘时,起到相当大的制约作用。两者就像太极盘的阴和阳,地盘属阳,势力属阴,既相互交融、相互转化,又相互均衡。因此真正下围棋之人,既要务实,更要务虚。围棋是兵法,也是势的哲学,得势者得天下,因为虚处正是成败之际。势者如水,如能因势利导,为我所用,则它就是滔滔活水;如能让它“行乎当行,止乎当止”,从不刻意而为,皆是顺势而为,那它便更高一筹,是高山流水。围棋的提升,实际就是在这地与势这两者间均衡的过程,当然这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砺,才能渐渐达到无过与不及的状态。
绍暗第48手一“托”,直接将黑棋六子“连根拔起”,意欲用外部的“铜墙铁壁”对黑棋进行制裁性猛攻,世勋这时面临着两难的选择:第一选择是继续稳固地盘,后果定是被攻击得很严重;第二选择是放弃刚刚抢夺的地盘,让危险的大棋先出头。世勋直舒一气,想来已大体了解的绍暗的棋风和棋力了,与其被动挨打,不如舍地取势,以备将来中间之战。
世勋随后放弃掉刚刚抢夺的所有地盘,绍暗下完第70步“提”,将右下角全部吃净,获得角落的巨大地盘,甚是满足。世勋开始正襟危坐,暗自思忖:绍暗实力确实不一般,再试探下去,这盘棋恐再难取胜。
世勋随即抓起一子,最大限度守护住自己的地盘,并屡屡侵入白棋左上角的地盘,白棋直接弃角取势。虽白棋地盘虽失,却得到强大的外部势力,这便是围棋中地盘和势力不断转化的体现。
最后绍暗第106步落在了全局“急所”——跳,开启中盘的战斗的先机,欲将三块不活的黑棋扭缠起来,再从中谋得一块棋吃。中间三块黑棋确实也是“群龙无首”,如单纯的逃跑一块,必会置其他两块于极度危险的境地。这时的世勋眉头一皱,抓在手中的棋子放了下来,开始凝目沉思。棋盘四周的观众看到绍暗的这步“跳”,一举震慑中腹,无不目瞪口呆,接着又开始谈长论短,皆道胜负已定,纷纷感叹绍暗棋力之高超,以及范世勋寻名师学棋二年,竟会不敌施绍暗。
在众多叹息声下,世勋是否会当场投子认输?亦或是能救江山于倾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