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心理学也有一段时间,始终有一个十分好奇的点,无论是书还是课程,为什么我们的种种失控的地方总是解释来源于幼年的创伤,来源于原生家庭?我怎么就觉得原生家庭挺好的?原生家庭真的有那么不好吗?
直到看到施琪嘉的《疗愈你的内在小孩》这本书才让我明白其中不好与好的缘由,也给到我不少启示。
施琪嘉教授从事创伤治疗研究20多年,帮助了近万人走出心理阴影,疗愈内心,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视角,成了来访者心中最受欢迎的“治疗大师”。在心理治疗中,10多年的医学系统训练,20多年丰富的心理疗愈经验,给了难得的医学和心理学双重视角。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这本书是改编自壹心理的心理成长畅销课而来。现在很多的书都是经过课程的前期试水,学员效果好再来著书的过程,另一方面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出书的质量。
针对内在小孩,书里总结出5大需要,5种情绪和5个价值信念,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看见并回应内在小孩的爱、陪伴、夸奖、玩耍和道歉的需要,释放被压抑的恐惧、羞耻、被抛弃、空虚和哀伤的情绪,改变和重塑被摧毁的我不行、我不好、我不配、不喜欢和不认同的价值信念。做到可以自我接纳并发展出自己潜能的全新自我,从而创造全新的生命经验。
1.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是每个人内心中的孩子,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一个小孩的状态。这个内在的小孩不会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而消失,他会像个孩子一样躲藏在我们内心的角落里。
内在小孩,他虽然不容易被发觉,但却对一个人的生命状态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个人一生所受到的种种困惑,大多来源于幼年的创伤留下了阴影。也就是自卑,哭泣,无助,无力,无望,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不信任,怀疑,不安全感,对别人怀有厌恶和愤恨,可能你是一个有创伤的内在小孩。
2.原生家庭
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出生创伤。孩子出生落地,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因为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并不需要自己呼吸,也不需要去吃东西,所有的一切都来自胎盘和脐带输送的营养物质。可是,在经过分娩来到人世间时,孩子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首先他必须自己张开嘴巴呼吸。
这就是为什么孩子生下来第一件事就是大声啼哭?因为他不会呼吸。只有在这种大声啼哭的过程中,氧气才能进入肺部,一种窒息,活不下去的恐惧感。
人们会把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描绘得无限美好,想象着每个人都带着热泪来到这个世界上,拥抱这个世界,其实,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感觉这完全不同于之前母亲子宫般美好的环境,对比产生伤害,这可能是一个不安全、不被信任,仿佛自己可能活不下来的环境。
因为我们初生的婴儿无法像动物幼崽那样,刚出生几分钟就能站起来,就能奔跑,就能自己逃命。人类幼儿必须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才能慢慢学会走路,学会奔跑,才能慢慢理解这个世界。在这个时期,他处于一种非常脆弱和危险的状态,非常需要照顾的时期。离开了照顾者,根本不能存活的时期。因为不会说话,所以孩子哭是他向这个世界表达的需求的唯一方式。
但在实际的养育当时,我们开始也并不能理解孩子想要什么,只能靠不断的尝试,是该喂奶,还是该换尿布,要不就是想抱抱了等等,如果这样还是哭的话,父母内心就开始焦燥,我们并不喜欢孩子哭,哭会让其他人觉得,我没把孩子带好,所以有时我们还不允许他哭,甚至有哭吧,哭吧,哭累了就不哭了的放弃想法,开始不太理孩子,孩子就会感觉到危险,因为父母不讲话,不陪伴,又不抚摸,他就无法摆脱“我活不活得下来”这个恐惧。
当时还小,孩子长大后一般不会记得对这段经历,但内在小孩会记录下当时的感受、渴望爱的、不甘心的、愤怒的,或者是悲伤的,当你压抑的次数太多,孩子表面看就会变得无坚不摧,实质上,你所谓的最坚硬的地方,不过是一个壳,就像鸡蛋壳一样,多大的力气都握不碎,但是只要拿个小东西轻轻一敲,就能轻而易举的摧毁。
3.疗愈内在小孩
父母理解孩子的需求,了解孩子的感受,对孩子的需求做出正确的回应,这点特别重要。
在跟孩子的互动中,细心的父母根据孩子的哭声就能知道孩子此时此刻在表达什么,他想要什么,而在外人听起来,小孩的哭声都是一样的。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父母的共情能力特别糟糕,孩子就会有委屈感,心智化就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共情能力也就不强。
就像,家里来了客人,给客人夹菜。作为客人,别人给你夹了菜和肉,如果不吃,饭菜就浪费了,而且很失礼,可是别人夹的菜你又不喜欢吃,就只能硬着头皮吃一碗。可是,他看着你吃完,就又给你添了第二碗。
看着现在的女孩穿短裤,就总是去问:“你穿这么少冷不冷啊?”现在很多女孩都喜欢露腿,所以你这样问就是没有对她产生共情。你不说“你的腿真好看,真长”,非要说“你这样穿冷不冷”,这就叫共情能力不足。
父母跟孩子互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纠偏的过程,“知道了自己理解得不对,然后就去改正”,或者“虽然我理解了,但我这样做是错的,那我换一换”。这个过程就非常重要,因为纠偏的过程就是一个共情形成的过程。
如何让内在小孩健康地成长发展起来?那就要给他足够的信任、接纳,以及足够的爱。但是这一点,常常被理解为宠爱孩子,会宠坏孩子。
正如书中所描述的一样,我就是一名 “80后”后的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都用尽全力对我们好,周围的人对我们比较和善,从小沐浴在父母的关爱之下,那么我们就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我们对周围的环境也是友好的。
并非像老一辈人认为的那样:他们因为接受了太多的宠爱而对周围的环境恃宠而骄,看不起周围的人,高高在上。
假如你小时候被批评,被欺负,长大后觉得自己不优秀,不自信,怎么去疗愈自己呢?
比如,想象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在无助地哭泣,那么这时候已经长大成年、有力量的你过去把这个孩子抱住,然后对他说如下的话语:“虽然你现在这么孤独,但是不用害怕。你看若干年后的你就长成了我现在的样子,而我有力量来支持你。”也就是用现在的自己安慰过去的自己。
4.受伤的内在小孩的积极面
我们似乎一直在强调受伤内在小孩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有没有哪种受伤的内在小孩会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影响的例子?别不信,还真有。
第一个例子是一位妈妈承认:“我在女儿早年时,夫妻关系不是特别好,所以我可能忽略了她。” 这让女儿在婴儿时期经常没有受到母乳喂养。
她的女儿去美国学习金融经济,成绩非常好。可是,毕业之后,在摩根士丹利工作一段时间后,她很快就辞职、消失了。她去了国外的一家米其林餐厅当学徒。在那里学习了两年之后,她再次回到纽约,并请妈妈到一家餐厅吃饭。她妈妈这次可知道她女儿的厉害了。
点菜之后,她仅仅通过品尝这些饭菜,就能清楚地知道这个菜里面加了什么东西,用了什么火候,有怎样的制作流程,为什么味道是这样的,这些味道来自什么佐料……她把来龙去脉分析得清清楚楚。她竟然可以把食物制作的所有过程细节了解得如此清楚。这是因为缺乏母爱,将这种力量转化为对食物的一种完美追求。
第二个例子是很多老人隔代带小孩,小孩到处跑身体上跟不上,为了确保安全总是以这种方式:不要跑,不要动,不要出去等等,会不会有危险,要注意,要小心等等。这种模式带出来的小孩成年以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惶惶不可终日,似乎灾难要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我们就要做好准备,所以他对自己的保护欲特别强,疑心特别重,在家里会准备很多用来防身、逃生的东西,储备的食物也特别多。
这种人特别适合做治安管理员、消防员、社区里的管理员,每天晚上巡逻提醒居民防火防盗、注意炉灶这类工作,他们能做得很好。因为他们安全意识特别强。另外和这种人做家人,睡得可以很安稳。
这本书给到我的2点
让我确信要做下去的信念或价值观就是,全力的支持孩子,给到孩子所需要的。
要想发挥无限的潜力,给到我另一个努力方向就是多长见识向内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