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微镜”,注重日常表现,严把选人用人“标准尺”。干部干在日常,更要“考”在日常,在干部日常考核上下足“真功夫”,强化分类管理,科学设置共性、个性、动态、量化考核指标,对德、能、勤、绩、廉等可定性内容纳入共性指标,通过精准化定量定性,防止“平时不算账、年终算总账”“上下一般粗、左右一般细”,让数字说话、差距量化,全方位、长时期、多角度地考准考实干部。
用好“长镜”,突出政治标准,树牢选人用人“风向标”。通过常态工作督查、定期座面谈等方式,以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查看记录等方式,全面了解干部的政治思想、业务工作、干部作风、履职担当等。坚持既看平时,也用发展的眼光对干部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既看今天又看明天,既看功又看过,坚持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了解干部,看干部的主要工作经历,把一个干部过去与现在的表现串成一条主线,看一贯表现,特别是注重加强对干部过去表现的研究,从其一贯的表现中把握规律,分析其德行品质和思想脉络。
用好“显镜”,着力选用监督,架设选人用人“防护网”。在干部考察中,严格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采取深入到干部的工作单位和工作领域,倾听所在单位干部的意见,重点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质、党性修养、理论水平,同时了解干部在当地群众和服务对象中的口碑,重点考察干部的群众观念和道德操守,近距离了解干部生活、作风、廉政、能力、实绩等方面情况,深入考察对象“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掌握干部信息范围从“8小时内”扩大到“8小时外”,通过全方位、多渠道掌握考察对象德才表现,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