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对一些人来说,这部分内容有些打击人,因为我不断描绘了这样一个残酷现实:道理不可能很快实践,道理也不会轻松实践。所以另一个事实就是:我们真正能做的事情其实非常少。这也引出了人们不愿意行动的另一个原因:欲望太多。
面对“道理都懂,就是不做”这一问题的人通常不清楚真正做成一件事需要花费多少心力,因为他们很少真正主动做成过一件事,所有的想法都只在脑海中盘旋。但凡真正主动做成过一件事的人都知道那并不容易,无论是从学会弹钢琴到弹奏自如,还是从养成早起习惯到终身坚持早起,都是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要打破这个执念。而打破执念最好的办法就是着眼于现实改变,毕竟现实结果是最好的“评判师”,如果学习不能让自己发生真正的改变,那学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在两年多的实践中,我也深深感到:不发生真正改变的学习都是无效的学习。一篇文章、一本书就算讲得再有道理,倘若最终没有促成自己改变,我便认为读这篇文章、这本书的过程是无效的学习,因为在需要的时候,我却提取不出任何让我频频点头的道理,所以尽管它们讲的看上去很在理,但实际上与我没有关系,这样的道理我会大胆地舍弃。
当“改变”成了读书学习的最高标尺后,我们的学习量还有可能下降。比如当你真正明白“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这个道理时,网上所有关于“目标聚焦”的文章都不会再对你有吸引力了,但如果你并没有明白,那么你依然会在看到类似文章时觉得很有道理,然后一个劲儿地把它们往收藏夹里塞。
现实和理论都告诉我们: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所以,尽管放心地抛弃“懂得很多道理”这样的执念吧,在抛弃时,还要真诚地为自己开心,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知而不行的人实在太多了,只要你有所行动,就可以超越一大批人。
对成长来讲,道理都是“空头支票”,改变才是“真金白银”。当你凡事都以改变为标准时,你的成长路径会更加清晰。
I:
“我们懂得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每个人的一生似乎都会遇到这种情况。现在的你,是依旧困在知多行少的死结里,还是已经跳出这个圈套,看得透亮了呢?若你仍旧处于“认知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样的状态中,或许你现在一直都处于一种执念中,认为自己现在不做是因为没有找到最好的方法,等找到那个方法以后,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所以现在的你,在寻找、搜集道理的路上越走越远。那我们到底要要怎么破解“道理都懂,就是不做”的困态呢?本拆页告诉我们要学会抛弃道理,以改变为标准,这样对我们来说才是有效的学习,才能跳出思维的闭环,走向更加清晰的成长路径。那么我们具体要怎么做呢?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1.抛弃要懂得很多道理的执念
2.把懂的的道理当作一个技能:需要经过大量练习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3.一切以改变为前提
4.行动。
这个方法适用于一直执着于懂得很多道理,却知而不行的人。
A1:
事例:我有个伙伴,最近很抑郁。然后就在群里说了自己有多失败。我看着很不是滋味,觉得他为什么要这样说自己,于是发了很多道理,很多话语回击他,告诉他要行动。但他好像并没有听懂我的话,反而对我一句嘲讽:“你说了这么多,那你去做啊!”说实话,当时的我,十分寒心,我真的做错了吗?群里的小伙伴私聊我,跟我说,你不应该继续这么说他了,道理谁都懂,你再这么炒冷饭没有意义。况且他现在很抑郁,你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反思:
1.因为他的状态一直都是觉得自己怎么总是不成功,我就以为就还是他的那些事情。所以在还没搞清楚状态的情况下不应该轻易说道理给别人听。
2.我忽视了一点,我应该好好想想我说出去的这些话能不能促成他改变,如果不能,那干脆就不要说。
2.没有看准时机,现在的他,很痛苦,可能并不需要别人骂醒他,而且我并没有搞清楚是什么状况就在那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实属有些鲁莽了。
3.下一次,要搞清楚状况,问一下小伙伴为什么会这样难过。再选准时机进行安慰。
A2:我算是重度拖延患者,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但还是不见好。应用本拆页的方法改变自己。
行动:
1.抛弃弄清自己是什么类型拖延等等一系列的道理。
2.目前直接去做五分钟这个方法很适用于我,我需要每天去练习。
3.想要去做什么,直接去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