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的家国情怀(原创)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才华横溢,关心国事,但是命途多舛,历经三朝君主,却无人赏识。这一年,他七十多岁了,他还是只是担任一个“弼马温”的官职,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位卑未敢忘忧国”,没有因为自己不得重用而沮丧。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这一年,秦晋联合攻打郑国,就如同两个大人打一个小孩,其结果可想而知了,郑国危在旦夕。在群臣束手无措,诚惶诚恐的时候,烛之武横空出世,尽管他七十多岁了,机遇来得有些晚,但是他还是勇担重任,冒着生命危险只身前往敌营,用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秦王,打破了秦晋联盟,使郑国得以保全,功莫大焉。
“我为什么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在那个信息极其闭塞的时代,多少个不眠之夜,作为马夫的烛之武还在研究国家方略和天下形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真正地做到了。当国家危难的时候,他没有因为一直得不到君主赏识而甩手不管,意气用事,而是以“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毅然决然地走向敌营,这是怎样的胸襟和大气?老舍《茶馆》里的常四爷也是爱国者,然而他发出了“我爱我的祖国,可是有谁来爱我”的呐喊,这是怎样的绝望和伤痛?
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不该忘记那些默默地奉献的科学家,那些辛勤耕耘为我们提供粮食的农民,那些守护边疆流汗流血的军人,那些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警察……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家国情怀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情节,中国才能真正地屹立于世界之林,成为睡醒的雄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