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醒来,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把《普通心理学》第一章节的内容听完了。自去年下半年利用早起和坐公交上班的路上,把107节视频课都听完了,并且做了相关笔记和看书,那段时间我的内心踏实而充足。
今天我又重新开启听视频课+记笔记的模式。记得去年听基础班课程的时候,对三位老师的印象特别深,一位是赵了了心理咨询师,另外一位是武自存心理咨询师,还有一位老师是在47岁时转行做心理咨询师的,他负责催眠那一块的研究和治疗。他(她)们几位老师,无论是上课的风格,还是个人经历都让我为之动容。
今天当我听执业班的老师在给我们上普通心理学录播课的时候,我对里面的一个案例特别有触动。老师说她在学校做心理咨询师的时候,遇到的一位学生,时常会发笑,哪怕在做了错误的事情之后,他也是这种反应。这样的表情和行为让心理学的老师对他很不满意。有一次当这位老师在批评他的时候,他笑着笑着就流泪了,他说他真得控制不住发笑的行为,说完这句话的时候,老师才意识到这位学生,情绪方面确实有很大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日子中,心理学老师利用了两周的时间训练他,让他控制自己不随意笑,结果他做到了保持1分钟不笑。虽然这个结果看起来不怎么有太突出的地方,但是心理学老师说,对于这个孩子,是有很大的进步的,从控制不住笑到能坚持做到1分钟不笑,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
中途,当心理学老师说到那个孩子在被她批评的过程中,笑着笑着眼泪下来的时候,我突然就被触动到了。我的眼泪刷的忍不住,瞬间就流了出来,我共情到了那位孩子的无奈、不容易、艰难,我也理解到了心理学老师对一位孩子的不放弃和坚持。我想心理学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不仅能“照见到自己也能照见到别人。”
在2个小时的录播课快结束的时候,老师问上课的学生对哪个章节的内容印象最深,大多数同学都回答的是华生的行为主义这一块。华生曾经在一位幼儿的身上做了一个实验,让一只发出尖锐声音的小兔子陪伴这位幼儿。当他触摸到小兔子的时候,小兔子就会发出这种奇怪的声音,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实验,这位幼儿不仅看到小兔子就很讨厌,以至于他后期非常不喜欢带毛的小动物。
当这个实验结束的时候,华生也被同行们踢出了心理学这一领域,因为他违背了人性。他说了一句非常狂妄的话,他可以让婴儿在他的训练下,成为乞丐或是银行家、医生、律师等他想把这些婴儿塑造成什么角色都可以。华生通过自我的主观意识去操控他人的行为,这种做法是极其不道德的。
不过在老师上课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心理学当中有一种疗法,叫“认知行为法”,就是根据华生的行为主义而来的,所以华生也有他的“特别”之处。事物都有两面性,不是黑不是白,也不能轻易地去评判和做出判断,而是要经历过一系列科学的研究和实验方法才能做出最正确的观点和实践。
老师建议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拿出一本笔记本和一支笔,记录下让自己印象深的内容,课后看知识点、记笔记,做习题加背诵。
罗振宇在2023年的跨年演讲上提到了内核,我也问了我自己,我的内核是什么?答案是自律、有责任感,目标感强,可以坚定的做一件事,并且长期坚持。
2023年我会把心理学和SEL社会情感课程相结合,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不仅帮助到孩子也能帮助到家长。
最后送给自己和大家一段话:“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本是一体,不可分离。知行合一反对那种只说不做的假道学,不行动就不是真知,真正的知道其实就已经做到。为什么我们总是知而不行,道理再好,如果不去刻意练习,不去刺激相关神经元的强关联,这些美好的认知将永远不会真正对自己产生影响。”2023年行动起来吧!
附上今天上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