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智君
原创作品转载需要作者授权
《遥远的苹果》的创作之所以成功,我认为有这样两方面的经验值得初学者借鉴,更直接一点说,是顿开茅塞的写作干货。
我曾经看过很多赞美母爱和父爱的作品,有很多都是“口号式”,或者是“罗列式”的写法,看后很不爽,有浑身起鸡皮疙瘩的感觉。
首先从题目上说,很多是这样的“口号”式,像什么《啊!我辛苦一生的妈妈》《爸爸你在天堂还好吗?》,还有《难忘父爱》《母爱似海》等等。
“罗列式”就是,把父母做的诸多好事,像打印清单一样,一一列举,唯恐落下。
像什么,父母舍不得吃好东西,都留给孩子了,不管怎么没钱,父母也给孩子买玩具和漂亮衣服,又怎么,自己小时候有病,父母半夜背着去找医生等等。
事例举多了,分不清轻重,给人泛泛和磨叽的感觉,淡化了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遥远的苹果》则反其道而行之,题目没有提到父母一个字,而把父爱和母爱寄托在一个苹果上,继而在内文中展开父爱和母爱的特别细节,真乃“借物生情情更浓”,“不言爱则爱更深”。
原《三江晚报》总编辑曲大中说,在《遥远的苹果》中,作者用简练、生动的语言交代背景,接着紧紧围绕两小个苹果,乃至一个大苹果展开曲折跌宕的情节,后爹、后奶和母亲,包括弟弟妹妹,几个人物塑造得鲜活,有血有肉。
他还说,最难能可贵的是后爹悄悄的爱,母亲偷偷的爱,把这两种特别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产生的震撼直抵读者心扉。
由此建议初学写作的文友再写歌颂父爱和母爱的作品,以及弘扬其他情感的文字,千万别直接体现在题目上的“喊口号”;写内容也切记罗列一堆事例,如果这样就应验了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样样通反倒样样松”。
最有效的方法应该专注一点,叼住不放,“钻深钻透”,以生动形象的细节制胜。
还有一点就是,学会运用艺术的真实,这虽然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天天贴告示还有不识字的”,在此非常有必要再啰嗦几句。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但是一定高于生活。所谓的高于生活就是艺术的真实。
换言之,把生活的真实比喻为水,那么艺术的真实就像是雾,雾来自水,但是绝对不是水,雾虽然不是水,但是可以还原成水。
在网上,或者现实当中,很多初学写作的文友把不成功的作品传给我,让我给把把脉,请求我帮他找找原因,我看后感觉,多数作品不成功的原因就是缺少艺术的真实。
我认识一个外省非常有名的作者,他竟然说,写小说、尤其是散文,没经历过的和没看见过的他从来不写!
这种认识和做法真是大错、特错!首先明确一下,小说和散文都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特点就是允许虚构。敢写,而且会写,这里叫会“编”更准确。
这是验证一个作者是否跨入文学门槛的关键,说一句不中听的话,不敢“编”,不会“编”,只能证明这个作者写了多年或者一辈子的文字,连文学的大门都没靠近,还在大门槛外转悠呢。
话又说回来,写作上虽然存在原生态的非虚构表现形式,但是,也要运用文学的语言和文学的手段。
原原本本记录生活,记录的东西没有经过“加工”“提炼”不应该叫文学作品,应该叫“流水账”;记录者也不应该署名作者,实打实是个“大自然的搬运工” ,或者叫他“八哥学舌”。
《遥远的苹果》写的事情,其实现实生活中根本没发生过,发生过的只是“只言片语”,后奶倒是背着我偷偷给过她亲孙子和亲孙女好吃的,不一定是苹果,后爹不一定往我被窝里塞过苹果,但是有过对我好的事儿。
我有选择的把生活中的“碎片”打破时间顺序,有机的进行“剪辑”、组合,并且进行了充分的想象和联想,才有了一个完整的、感人至深的“遥远的苹果”的故事。
塑造一个“好人”的典型,要把其他“好人”身上的亮点“拿来”,“嫁接”到所要塑造的“好人”身上,就像文学大师鲁迅先生所说的:杂取种种,捏为一个。
塑造一个“坏人”,同样,要把其他“坏人”身上的劣迹,“挪移”到所要塑造的“坏人”身上。不会熟练运用“杂取种种捏为一个”,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悲哀和不幸,他也将永远走不进文学的门槛。
反之,他就会插上飞翔的翅膀,在文学的天空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全文完
原文《遥远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