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肉体和物质的腐朽性相对,何为不朽?《左传》(注:【春秋三传】对《春秋》进行注释的三本编年体史书,分别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记载了范宣子和叔孙豹二人的讨论:“(范宣子)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匄之祖,自得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范宣子认为一个家族的地位权势能持续拥有,便是不朽。而叔孙豹认为那只是小集体的物质上的世代福禄,真正的不朽是立德、立功和立言,只有这种事物不会被湮没于时光河流中,,并且必须为整个社会群体做贡献,才是真正的不朽。据此,“三不朽”成为了儒家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判断标准,其包含两点内容:一者精神性,不以占有财富多寡,享受福禄多寡判断,而是以德行思想为标准;二者利众性,不以个人利益的满足为标准,而是以对社会和他人所做贡献和产生的影响为标准。依此标凖,王阳明被视为“三不朽”齐备之圣人,立功、立德、立言,三者皆有。功者,造福生民;言者,教化民众;德者,光耀千古,滋润人心。在世间所有的功名利禄消散之后,也唯有这些精神能够世代相传,实现相对意义上的永恒。
对于生命个体而言,安身立命从来都不是针对物质的,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一个人能够使其心性得到存养,修行到德行很好的程度,不管活多久,都算是立命了。从中可看出儒家对于生命存在的精神性意义的肯定。而张载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则充分表达了儒者的生命志向和理想,“为使人人都能具有仁爱之公心”“为使人人都能立命,养其心性”“为使圣人之道德学问得到传承”“为使天下太平和谐”,尽是利众之公心和大心,也正是儒家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如果人生本无意义,端看生命个体为其设定何种意义,那么为公为天下即是人生最大的意义。佛家的人生目标则是解脱,其出世间的性质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印象,即佛家抗拒生命之存在,要极力甩脱生命过程,是不求人生意义的,实为误解。佛家视人生为幻境,是针对实相之智慧而言,其在生命过程中,则行履踏实,从未虚度人生,必求自己解脱再求他人亦得解脱。因此,在利众上佛家与儒家一致,具有强烈的积极的人生意义。
在这短暂如浪花般稍纵即逝的人生中,想要留下生命存在过的印记,也唯有着眼于以行为锻造精神性的力量,照亮自己和他人,将生命投人到利众的奉献中去。历史上不乏为了青史留名,反倒遗臭万年者,求名未必得名,求不朽未必得不朽,而求修自身自心者,求利于天下者,莫不得偿所愿。这正是千百年过去,而圣贤大德们依然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于世间、存在于人心的根本原因。
(待续)
附:作者介绍
雪漠,原名陈开红,甘肃凉州人。国家一级作家,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化学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人文导师”。曾获“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甘肃省拔尖创新人才”“2015年中国品牌文化十大人物”等称号。著有长篇小说:《野狐岭》《深夜的蚕豆声》《凉州词》《爱不落下》“大漠三部曲”(《大漠祭》《猎原》《白虎关》)、“灵魂三部曲”(《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诗集:《拜月的狐儿》;文化著作:《一个人的西部》《大师的秘密》(8卷)、《佛陀的智慧》(3卷)、“光明大手印”系列(10本)、“雪漠心学大系”《文化传播学实践教程》《雪漠心学概论》《雪漠智慧课程》等;文化游记:《匈奴的子孙》《堂吉诃德在北美》《山神的箭堆》《带你去远方》。作品入选《中国文学年鉴》和《中国新文学大系》;荣获“第三届冯牧文学奖”“第六届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2004年度“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第二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等奖项,连续六次获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敦煌文艺奖”,连续三次获甘肃省文联和甘肃省作协颁发的“黄河文学奖”;入围“第五届国家图书奖”,三次入围“茅盾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