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年轻人文化也不高,但是会写古诗,读起来也很有意境,他们是怎么写出这些诗的?
身边总有一些20多岁30岁的朋友,经常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写的古诗,一般都是七言绝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的意境很不错,他们是怎么写出来这么好的诗的。这和以前的古诗有本质的区别吗?
有朋友提出这个问题,附带了问题补充。
这是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年轻人能写出不错意境的古诗?
诗本身的定义为韵文,韵文就是有节奏感的文字。文字归根结底是语言的书面化,所以诗歌其实就是语言的精炼表达——只不过必须通过押韵来体现节奏感。
广义来说,顺口溜也是诗,打油诗也是诗,我们今天唱的歌也算是诗。先秦逸诗和《诗经》中采集的作品,有很大部分来自民歌,经过中央乐师审核、修改然后记录成为经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觉得先秦诗歌古朴、单纯的原因所在,因为他们原本就出自民间创作。
在先秦古代,文化掌握在贵族手中,民间创作就意味着文盲创作。他们连字都不识,不也写出那么多经典、有意境的诗三百素材流传下来了吗?
诗歌本身与文化程度没有关系。
它是口语创作,被文化人修饰,使用文字记录,逐渐脱离音乐之后,才开始出现唐诗宋词之类体裁的区别,才会有音韵学的发展,出现平仄格律,成为高级文人专用体裁。
随着科举制度大兴,诗歌文化作为文人士子进身的工具开始普及,平仄知识甚至被编为幼学读本。平仄、对仗在古代是启蒙学科,就好像我们今天的拼音一样,基本上没有不会平仄的读书人。
即使到了近体诗出现,这些平仄格律在古人眼中也不过是启蒙知识。诗歌的好坏与平仄这类启蒙知识无关,只与内容意境紧密相关。
换句话说,即使是今天很多人看到了就怕的格律知识,也只是古诗词的入门学问。
我们今天觉得它难,是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格律诗词的语言土壤,不再使用文言文。
打个比方,你会觉得现代诗难吗?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会觉得现代诗简单,虽然写得好很难,但是没有谁不会写。
这就是语言环境给我们的错觉,因为现代诗的土壤基础就是白话文,是我们正在使用的普通话,所以我们觉得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