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不能很有效地控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对于情绪一般是认识、看到、知道,然后做到让情绪能正常发出来,及时控制好它,不让情绪恶化,把事态扩大、把事情搞砸。
那么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呢?可以让孩子将自己的情绪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在笔记本上,用记“情绪日记”的方法,以提高孩子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及时有效地发泄出来,如果总是压抑闷在心里,日积月累就会影响心理健康。
例如:
“今天因为作业太潦草,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批评了一顿,我感觉很不爽。”
“今天老师要我领读《论语》,我很兴奋。”
“今天在众目睽睽之下,不小心摔了一跤,被同学们取笑,我很懊恼。”
“今天在上语文课时突然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我感觉心跳加快。”
一开始,一篇日记中可能只用到一两个描述情绪的词语。我们的目标是让这些词语渐渐地增多,一篇日记里能用到十个左右这样的词语是比较理想的。家长要告诉他们一些描述情绪的词语之间微妙的不同,方便孩子在书写情绪日记时使用这些词语。
家长通过阅读这些情绪日记,了解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心情不爽、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心跳加快,从而把握孩子情绪的倾向。父母也可以借由这样的方式,了解到自己意想不到的孩子不为人知的一面。
当然,即使孩子在情绪日记中用到“不爽”“懊恼”这些描述负面情绪的词语,家长也绝对不能加以批评和评断。
需要提醒的是,情绪是不能从主观上进行控制的东西,所以,绝对不能以家长的角度将情绪划分出好坏。
记上一段时间的情绪日记,渐渐地,孩子就可以在发生某个事件之后立即认识到自己产生了怎样的情绪,而不必专门将其写在纸上。
再进一步,孩子就可以在某个事件进行的过程中即时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
这种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勇敢地面对负面情绪的能力,会让孩子平淡、平静处理当时的情绪,变得更加机智、勇敢,能用正能量、积极的心态战胜负面的情绪或心态,创造自己健康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