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好:
很开心你已经开始和琳琳读书了,把这个可爱的书朋友带回家,来到你们和孩子们的中间,给你们带来欢乐,带来幸福,当你们把书带回家,并且给开始坚持给孩子读书时,就是给孩子们种下了幸福的种子!
松居直先生提到:三岁孩子的语文能力正在惊人地发展,想象力和好奇心也正迅速成长,他们正以明显加快地速度进入语言所创造出来的故事世界之中。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体悟到以美丽的语言(文学)和插画所构筑的图画书王国的艺术魅力,不论对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还是对帮助孩子为一生的读书生活奠定基础,都很重要。
松居直先生相信在三岁到五六岁之间,都已经了解了“书的乐趣”的孩子,终身都会手不离书的!
中国不是有古语吗?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那么松居直先生所倡导的在五六岁之前给孩子养成读书习惯是一样的!七岁看老,就是七岁已经养成了读书习惯的话,就会是一个终身阅读者了!
松居直先生还提到,教育孩子,父母是主角,但现在很多时候不是这样,之前的夜读中,也有说到。现在还想说一次,因为这太重要了,重要的事,可以说三遍的。假他人之手的想法正不断地在社会中蔓延。先生只提到了现在的父母假保育人员及学校老师之手,没提到手机这个罪魁祸首,真的,不管我是去到北京这个文化之地,天子脚下,还是我们桂北的山区,桂南的农村,无不看到一个个孩子在拿着手机划来划去,只要手能拿东西的婴儿都知道划手机了。手机是这个时代的创举,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哀,至少是对孩子们最大的悲哀。如果你有孩子们玩手机的动作,请收回来,虽然你不能给孩子们读书,但也不要把手机给孩子们玩,孩子们不玩手机,玩泥沙都比手机强,至少是接触自然的,孩子们不玩手机,在外面玩儿皮球也比玩手机强,至少可以锻炼身体了。可是手机对于孩子来说,是百害无一利的!
这是其中一点!还有呢?有些人认为送去学校就好了,幼儿园老师也可以教好多东西啊,小学老师也可以啊,不行,还有家教啊,还有辅导班啊。我想说,咱们一对一地教育孩子都教不好了,老师有多大的能力帮我们把孩子教好?幼儿园,一个班少说30个人,多的四十,即使配备三个老师,也要一个人带10个孩子,我们自己带一个都嫌累了,何况老师一个人带10个。上小学更不用说了,一个班少说40个人,这种学校很少啦,像我大宝他们学校,还有我们附近的学校,近60个人,有规定不超过60人一个班,所以都是57,58,59这样的。一个老师教近60个孩子,上一次课,就有60本作业,备课,上课,批发作业,都能把老师累个半死了。真的,不然你相像一下,给你看60个孩子四十分钟,要确保孩子们上课不跑,不说话,坐好,反正我肯定不行,那么我们能不能把孩子教好了,再送去给老师呢?我们要培养什么?阅读习惯,这是首要的!有阅读习惯,去学校学习知识,不会抗拒,学习起来也不会那么辛苦。还有遵守规则的习惯,这个也很重要,包括怎么吃饭,也是有规则的呢!记得有一次在外面和朋友吃饭,有个男孩,不小了,24岁了,吃个饭,桌上,桌下全是米,都大学毕业了哦?!你妈没教你吃饭要好好吃吗?粒粒皆辛苦,你不知道吗?还有把筷子在菜里翻来翻去的,一桌子的人都不舒服。当然这只是个案了。前几天和阳聊天,说在学校早餐,有鸟蛋吃,每人三个,说有不少同学总是挑来挑去的,老师是最后一个吃的,都是没有好蛋了,都是不成样的蛋了。可见家庭教育的细节有多细,不是孩子成绩好了就行了,生活习惯也很重要。可是阅读可以帮助两者相辅相成,互不冲突,因为优秀绘本中,有很多模范,不管是做父母的模范还是孩子的模范,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今晚,睡前,我和阳聊天,阳说,妈妈,你知道我今晚看了什么书吗?是日本铃木镇一的教育法。这本是我学长推荐我看的,买来,好像没空看过,但是我想着哪天就看的,所以一直放在客厅,想着什么时候有空一定看。一直不看,也是觉得自己看了太多的教育书的缘故吧,不知道今晚这小家伙拿来看了。她说,首先,你培养我的阅读习惯是对的,但是你只做对了阅读的这件事。其它事情,你都没有做好的,我问妈妈有什么地方没做好?她说:比如,生活习惯,铃木镇一说,好多生活习惯从一岁就要开始培养了,可是你没培养好我,比如你自己也没做好,经常找东西,就是随手放东西的坏习惯,好吧,我承认错误,还有呢?我问,她说没有了,因为我还没看完,明天我看完了,再告诉你!
嗯,是的!好多东西都没有做好,幸好做对了一件事,就是阅读习惯培养好了,我们还一直有共读习惯,以至于关系还算不错,还能让她能这样平静地指出我的错误,因此,我还有改正的机会。那我们一点点改,好不好?她说,很难,我都十一岁了,好多坏习惯已经形成了,不是说改就改的,她说小猪可以,小猪这么小。我说,好吧,那我们一起来帮助小猪养成好习惯,好吗?她同意了!
嗯,小样!接下来的事,就是通过她来做老师,教我怎么养育小猪了。那么,你为人师表的,能不能做个表率呢?我都愿意改了,我都那么老了,还能改,你十一岁就不能改了?
什么是育儿的灯塔,适合孩子的才对!为了寻找这个灯塔,我努力学习,不管有多远,有多难,不希望在孩子19岁时,指着我说,都是你当年没好好教育我,所以我现在这样。因为孩子的错是父母错,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就是父母的影子!
任何学习都是要训练的,不管是我们看了多少大师的优秀相片,如果我们不去试,不按下几千次快门,不总结几千次,永远没有好相片。就像我看了好多教育书一样,都是看而已,并没太多付出实践,最后书还是书,阳阳看得很明白了!
祝
姐姐越读越快乐
妹: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