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觉得早起很难
“早上起不来啊,好不想起来,现在好困。”这样的话是不是经常听到?我也说过这样的话,和很多人一样,觉得早上醒来在床上的温存是多么幸福,实在舍不得离开被窝。
我们从小就听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话,同时在爸爸妈妈嚷着“太阳都要晒被子”的监督下起床的,早起?鬼不知道啊。什么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谁在乎呢?
不想起床的愿望大概就如饿了看到好吃的很想吃的一样。早起的困惑从小就追随着我们每个人,这是一个公认难题。
学会独自早起
其实,在我们工作之前,都不算独自早起。在家的时候有父母监督,在学校的时候有同学。
高中的时候我们宿舍每个人都定了闹钟,除了我,因为我觉得有人定了就可以了。但每天起来最早的人是我,因为闹钟响起我就起床,但其他人会再睡一会。
后来,由于学业的压力,早起需要一点强制力。同学c就希望我能监督她,“要我做什么呢?”我问。她说:“只要能把我叫醒就行!”“那我掀你被子了啊。”我说。她说行,要知道,在寒冷的冬天被掀被子比闹钟响起还难受。结果这个办法是凑效的,她总是能被我叫起来。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在我不在的某一天早上,我们宿舍全体迟到。
平时有我监督习惯了,没有养成独自早起的习惯,所以一旦我的缺席,会让她们的早起“习惯”瞬间崩塌,重建起来需要几天时间。
等到了工作之后,我们才开始独自早起,这也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怎样才算早起?
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我总能保持着早起的习惯。但是我也会“忙里偷闲”,在不需要早起的时候就不早起。
看了这本《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我才了解到,其实只在工作学习时早起的行为并不算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所谓习惯,必须保持延续性。书里也提到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紧急情况、身体不适等,才能允许暂时打破这种规律。
养成早起并不难
那怎样才能养成早起的习惯呢?
我觉得得先认识下早起的好处。如果不认可一个习惯本身的话,那再多的努力只会让我们产生厌恶感。
早起精神更好。早起意味着必须早睡(比如十一点前),刚好度过身体需要休息和排毒的时间。如果十一点睡觉,早上七点起床,睡满八小时,已经达到了人体睡眠最合适的时间。如果,十点半睡觉,早上六点半起床,不仅上班绰绰有余,也能以很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积极工作中。
接下来我们就要制定计划完成习惯了。《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这本书有一部分专门举例介绍了如何养成早起的习惯。
首先,我们要循循渐进,不能一蹴而就。比如,平时只是八点起床,想从明天开始就六点半起床,第二天的精神必定很差,只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我上个单位由于管理松散,加上距离较近,我的起床时间基本是八点,甚至更晚。后来换了工作,地点远了一些,每天至少七点半起床,刚开始每天都很困,但过两三天后,我就调整过来了,一周过去,我的时间也可以调整到七点,早上也没有困意。
第二,克服懈怠。平时因为有压力必须促使我们早起,所以实行起来并不难。但是早起最大的敌人就是周末的懈怠。这个时候会有个声音告诉自己:“平时加班已经很累了,好不容易有个周末就不能多睡一会吗?”
确实,多睡一会会让我们更有幸福感,但是多睡并不代表我们不要早起啊,早起和多睡并不矛盾。我建议每个人给自己制定周末的任务,比如说做个美味的早餐、周末出去郊游、约朋友相聚、阅读,甚至是看电影,总之让自己有早起的必要。如果下午没有重要的事,就可以补个午觉,好好休息,与早起也不会冲突。相反,如果睡得太久,反而会让人精神不好。
第三,其它辅助。这本书还提到了很多辅助方法,叫“持续开关”,就是能够让习惯持续的方法。比如说给自己奖励,朋友鼓励,游戏等方式。
就早起而言,我们可以制定计划,通过打卡的方式,让自己有计划感和成就感。
当然,因人而异还有其他方式。比如,向来让我早起的“持续开关”是责任感,责任感会自动调整了我的生物钟,在闹钟没有响起之前就能醒来。反之,如果当天没有很强的责任感,第二天醒来的时间就晚很多。
所以我会尽量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再加上给自己制定计划,早起就不会成为一件难事了。目前,我上班的起床时间是7点到7点半,周末是8点左右。
不能因事小而不养
很多人觉得早起事小,养成不养成并不重要,而是把减肥,健身等看得更重。我倒是认为,早起是我们取得其它成功的基础。
早起,事虽小,可是真正做到的人并不多。经过我不全面的观察,有志之士和成功人士,都是早起的鸟儿,除非他黑夜颠倒,无所谓早起之说。
早起,闻这一天第一口的清新口气,看第一眼日出,不是一种莫大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