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1977年英国著名哲学家布莱恩访谈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关于语言与知识的视频所做的笔记。在这里乔姆斯基似乎展现出了非常强的康德主义的观点。
一、乔姆斯基语言观
乔姆斯基批判行为心理学,反对认为每个人的语言能力为后天经验的、在刺激、反映、奖惩中习得的。他认定人类语言共同享有一个基本结构。语言是人先天既有的能力结构,是人的生物性能力,人在基因中就已经预先设置了这个结构。这种语言观具有一种负面的意义,它说明了不能为这种结构所接受的均是被排除在表达之外的,似乎这极大地限制了我们理解和相互沟通的能力。而且这种语言观就像是康德的哲学思想的语言学表达。
二、语言的成长
语言并非是一种习得的过程,并非是带有通常意义上的学习特征的过程。语言是随着心智不断成长而获得的,类似于身体的物理性成长。我们最初和世界交流所依赖的心智,是基因预设好的状态,但是在经验和环境的互动中这种状态会发生改变,直到进入语言的熟知状态。当然,可以确定的是承载我们语言的心智系统具有着同器官一样的机能,即语言机能,但目前仍然欠缺这些原理如何在脑结构中以物理的形式实现。尽管如此,我们也应反对语言作为经验进行学习的观念,它误导了我们对语言的认知,遮蔽了其获得的机理。至于我们这种能力是不是自然选择演化、进化而来的,我们很难做出定夺。一方面自然选择、进化、演化是一种模糊的表达,另一方面,太多作为个例的事实表明,这种能力像是抽象的数字处理能力等难以归结为自然选择。
三、对人语言能力的研究何以可能
处于伦理道德的考量,我们无法对人进行侵入性的实验,或是直接改变婴儿所处的语言环境来进行共变法的观察,所以我们只能采用间接性的观察。我们从已知状态入手,这个已知状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初始基因禀赋,一个是后天经验。就最终已知状态而言,包含了决定句子的成分、意义和读法的语法和规则原理体系,故而我们可以说,人的每一次言说都是一种实验,人的每一次言说所做出的每一次反应也都是一次实验。因为就成熟的已知状态而言,不存在信息不足的问题,我们从作为成熟的已知状态中去分析原理和性质(这似乎就是一种现象学的方法)可以去发现那些经验所无法呈现的背后的原理,这也就可以归结到作为生物性禀赋的人的初始状态。
四、作为限制的语言能力与自由、创造
很显然乔姆斯基所支持的基因设定展现了其本身对我们能力的限制,然而这种限制也恰恰为我们的自由和创意提供了基础。这不仅是因为有先定的结构我们才能做成我们所能做的事情,而且重点在于,如果我们没有广泛预设的可塑器官,那人本身就是一个纯粹的反射镜子,我们的心智所达成的状态就是对环境的纯粹映射,这种状态下的心智恰是贫乏空洞的。我们被预设的心智系统是一个极为丰富的系统,它提供了一个充分的空间来进行自由地创造。
至于这种系统如何被应用于创造,去决定且言说那些新的且非随机的事物,而且这种言说符合情境,不受刺激本身控制,这确实就像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神秘之域”。关于我们独创性能力如何可能,我们的意志、决定、理由和行动选择问题如何可能,人文社会科学难以回答。
五、作为限制的语言与人类的观念
很显然,同上一内容一样,从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出发,人类形成的关于宇宙、万物和世界的整体观念必然是在于人碰巧所拥有的理解器官的本质框架之下。同样的我们对于心智系统本身的认知的深入,也只是起到病理学层面的作用,并非会拓展人本身的认知能力,拓展人本身观念的能力。就像是对于心脏的研究,并非会让我们提升心脏本身的机能,除非去研发某些泵来拓展心脏机能。我们确实会由此发现我们的观念、我们的认识存在着局限与边界。
六、作为差异系统的大脑
主持人布莱恩麦基以音乐为例向乔姆斯基发问,像是作曲家能够创作出大量绝美、复杂多元的乐曲,自成一种面向大众的阐述结构,然而其中不包含任何语词,这种现象是否与乔姆斯基的理论相悖?乔姆斯基认为,在事实上这恰好支持了他的观点。他认定,人的大脑在实际上并非是一个统一的系统,而是一个差异极大的系统,语言在本质上仍然是人体的器官之一。而作为一个器官,语言能力也仅是大脑器官的这一个功能。事实上我们的大脑完全可以进行非语言的思考。我们的大部分思考是不涉及语言的,就比如我现在想到一只“猫”,其形象等等,这些并非是用语言来表述出来的,我们的大脑能实现这样的思考。同样的,音乐也恰是如此,人对音的理解、审美、创作就像是人脑的固有性质一样,我们现在无法明白它们是什么,但是在音乐中那些违反音调原则的东西对于我们而言诚然就如同违反重力原则一样,我们具有这样判断的能力。因为我们的大脑有着复杂多元的机能,我们生来即具有这种能力。
七、游戏与认知边界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似乎向我们声明,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均在我们的预设(我们被生物性地预设之中)。但他同时也强调我们要对此表述保持一个谨慎的态度,比如游戏。游戏是人设计的,相对于我们自身的语言系统,游戏规则本身肯定是简单的。但是我们恰不能创造一个和我们使用语词一样熟练的游戏。就比如国际象棋,它的规则肯定是明确且简单(相较于语言使用而言)。但是,一个正常的人,每一个正常的人都可以熟练地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但是在玩规则反而不如语言系统复杂的国际象棋时,作为相似的智力结构的个体反而会展现出极大的差距。事实上这种智力性的游戏正是表现出了人的认知能力的边界,或许乔姆斯基所想表达的是这些游戏依靠有限的规则来展现出不同人在不同情况下思维运作的广度。也许可以说,人为设计的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不断地展现出人的认知能力的边界,但它始终不会逾越这些边界。像是现代生物学、心理学对生命的形而上学规律的追求,这些似乎会是在我们的认知之外的活动。
八、经验论者对知识及其本质的误解
知识的本质绝非如同经验论者所认为的,大脑就是一个剧场,观念在舞台上行走。如果按照这种解释,我们彻底省察我们脑海中的内容就成为了可能。但事实上,我们无法将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言语以及一系列心灵运算作为内省的对象,就像我们的视觉系统的分析机制和肝脏系统的本质不能被我们内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