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福建
  • “聚焦式叙事”→ 咏物小品和“形色态组合”→ 抒情短章

    将“聚焦式叙事”融入咏物小品,以“形色态组合”构建抒情短章,是古文创作中“以物载情”的经典路径。两者均以“物象”为核心,但前者重“叙事逻辑”,后...

  • 古文解析与模仿笔记,笔法分类,虚实框架,形色态

    古文解析与模仿笔记框架 一、笔法分类(古文表达的核心技巧) 1. 叙事笔法 直叙:如《史记》记史,“项羽者,下相人也,字羽”,简笔交代人物籍贯,...

  • 摄生养性论

    神强者长生,气强者易灭。柔弱畏威,神强也;鼓怒骋志,气强也。凡人才所不至,而极思之,则志伤也;力所不胜,而极举之,则形伤也。积忧不己,则魄神伤矣...

  • 语言与知识(乔姆斯基访谈笔记)

    本文为1977年英国著名哲学家布莱恩访谈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关于语言与知识的视频所做的笔记。在这里乔姆斯基似乎展现出了非常强的康德主义的观点。 ...

  • Resize,w 360,h 240
    诗纲领

    大序言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所以析卫为邶鄘。卫曰诗古之乐也,亦如今之歌曲,音各不同。卫有卫音,鄘有鄘音,邶有邶音,故诗有鄘音者系之鄘,有邶...

  • 宋人如何学习记笔记

    宋代文化的繁荣与独特性备受世人关注,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就曾如此论断:“古人好读前四史,亦以其文字耳。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

  • Resize,w 360,h 240
    为什么小说也叫笔记

    在对笔记的研究中,由于笔记与笔记小说存在某些特质的相似或相同性,今人时有混淆两个范畴的情形。刘叶秋在《历代笔记概述》一书中指出:“前人并不注意区...

  • Resize,w 360,h 240
    “笔记”作为一种文体的理论认识

    古“笔记”一语,始于六朝,指随意记录的散行文字,常与无关乎道术、道听途说的古小说长期处于杂糅共生的状态。逶迤发展至宋代,宋祁始以“笔记”名书,此...

  • Resize,w 360,h 240
    上古音

    上古时期没有韵书,研究上古音的根据主要是先秦两汉的韵文和形声字。韵文中又以《诗经》为主要依据,因为它材料比较集中(共305篇,除极少数篇章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