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接到要做这个价值观研讨工作坊的任务很临时,带着端午节假期也就2周时间。因为时间既定的情况下,DDL特别能激发生产力。尤其对我这种有点爱拖延和犹豫的人来说。
客观现实让我无法纠结的时候,我是一个能快速做出响应的人,首先是需要去确认需求。但是再去之前我已经就是做读书会还是做工作坊有了大体的框架。所以跟领导的沟通和需求确认还是很敏捷。
首先我们确认了做工作坊还是读书会,我初步汇报了一下两种模式的区别和我的想法。显然老板选择了做研讨的工作坊,读书分享作为工作坊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次我初步汇报了工作坊的基本框架和想法,约定了出方案的时间和进度。
端午节抽了一天把方案框架细化成为议程,给老板审核。老板反馈也很及时,给了他的建议。优化后再确认,议程就定好了。
任务分配方便,读书会的环节也有同事高效协同,PPT改了几稿。为了避免参与者没有读书,我针对图书做了一套知识卡片,作为工作坊的输入工具之一。具体议程一直在更新,周四再和老板约时间过了流程细节,以说课的形式展现,听取反馈及时调整。
周五写了操作手册,每一个环节的引导语都先写出来,每一个环节的物料也准备好。把我能预想到的环节有过了几遍。
今天一整天,上午场的掌控还是很不错,效果我也很满意。下午场到世界咖啡产出关键行为都还是很顺利。
但是当落到提升的具体项目和行动方案时开始有了卡点。首先对于限定条件基本没有设置,所以大家的讨论和提议都很发散,一时很难收回来。尤其在行动计划时,各自为政,差点收不了了。
所以下次要注意,对于头脑风暴的讨论要想办法限定范围,让他们在既定范围能太能,西药产出的模板可以做一定的限定。
对于组长的选择很重要,那些总喜欢解释,自以为是的非常不合适,基本不能有新的思想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