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释义
“内”,入之意;“庭”,指堂前空地。穴当趾缝端,趾缝如门,其处平坦似空地,故名。又其所治症,多不在穴位之近处。而多在头脑腹心,是其功用有关于内也。于体则庭,于用则内,故名“内庭”。
取穴定位
正坐或仰卧位。在足背第2、3趾的趾蹼正中略后一些(约半横指)的地方,也就是第2、3跖趾关节前,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常用配穴】
(1)内庭配合谷治疗牙痛、咽喉肿痛。
(2)内庭配劳宫治疗口舌生疮
(3)内庭配上星治疗鼻衄、牙龈出血
(4)内庭配环跳治疗胫痛不可屈伸。
(5)内庭配八风治疗足背肿痛。
(6)内庭配陷谷治疗痛经。
(7)内庭配足三里治疗胃痛、腹胀、吐泻。
(8)内庭配内关、曲池、天枢治疗湿热泄泻。
(9)内庭配地仓、颊车、颧髅、攒竹治疗口歪。
功能作用
清胃热,化积滞。
主治病证
①齿痛、咽喉肿痛、鼻衄、扁桃体炎等五官热性病证。
②热病。
③吐酸、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胃病证。
④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