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学习了语文园地三的日积月累,给孩子们讲到“不迁怒,不贰过”这句话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引导孩子回忆一下家人情绪不好时,家人如何表现呢?有个社牛孩子立马举手,她说如果爸妈吵架时,妈妈会暴揍她一顿,班里顿时想起一阵笑声。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小小的年纪怎能理解这六个字的含义呢!作为一个成年人,常常问自己:自己是否做到了“不迁怒、不贰过”呢?
所谓“不迁怒”,是情绪上的自律。反观自己,压力缠身时,对身边人一句无心之言的敏感,工作中受挫后回家关门的力度——这些何尝不是怒气的转移?我们常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不过是因为知道他们会包容,这本质上是情感的透支。 真正的修养,是把情绪在发生的当下消化,让怒火止于自己,不使其蔓延伤及无辜。
而“不贰过”,是行为上的精进。它要求我们建立一套内在的纠错系统:第一次犯错是无知,第二次就是选择。我曾在一个类似的项目上犯过沟通不清的错误,当时深刻反省,制定了详尽的沟通清单。然而,在新的合作中,面对熟悉的场景,那份清单却被我束之高阁,最终导致了几乎相同的误会。真正的成长,不是不犯错,而是不让同一个错误成为生命中的“常客”。
如今再一次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这句话,又觉得有了新的感受,这就是所谓的书要“常读常新”吧!它要求我时时警觉,在情绪升起的刹那问自己,情绪失控换来的是什么呢?人生的修行,无非是管住一时的冲动,并让每一次跌倒都成为最后一次。
愿你我都能在这条路上走得稳一些,让“不迁怒”成为对他人的温柔,让“不贰过”成为对自己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