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总是一个让人关注却又说不清道不明的话题。有人说,幸福就是人的一种主观体验和感受。这话似乎说对了,但好像又缺了什么。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时在我国南方的一家报纸上同时登载着两条消费,一条是美国一名身价数百万的投资者因亏了几十万而跳楼自尽;另一条是说当地的一对卖茶叶蛋的小夫妻因多赚了30元而高兴了一晚上。于是得出“小夫妻”要比“投资者”幸福的结论。
这样的比较显然是较肤浅的,“小夫妻”更多的时候是生活的艰辛及为生存而拼搏的艰难。所以,幸福首先要有一定的物质保障,如小康,至少是温饱。有了物质基础,才会产生更多的需求,包括精神上的追求,包括所谓的“体验和感受”。
经济学上有一个关于“幸福”的理论公式,即幸福指数=效用÷欲望
式中的“效用”是指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满足的程度。也就是说,物质的满足程度似乎与幸福指数成正比关系,而物质欲望与幸福指数成反比关系。
这个理论公式说明:幸福要以物质为基础,同时欲望应该有所节制,否则无幸福可言。于是,企业家和经济学家要考虑的是在有限资源的前提条件下如何不断满足人们无限增长的欲望。而哲学家与宗教家研究的是劝导人们如何限制自己的欲望。
然而考察实际,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中,关于“幸福”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甚至人们的烦恼、焦虑、痛苦的心理与日俱增!为什么?首先还是要从公式来分析。
在公式中,“效用”是指消费者通过消费获得满足的程度。但其中还有一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概念,即随着消费者对某种消费品的消费增加,消费者从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增量有递减的趋势。
如有人早晨肚子饥饿时买了4个包子。他吃第1个包子时的感觉是最好的,即边际效用最大,因为此时他极度饥饿。接着边际效用依次递减,到吃第4个包子时尽管总效用最大(吃饱了)但边际效用归零。所以他已经没有明显的感觉。如果再食用,边际效用会出现负数。
由此可见,幸福指数虽以物质为基础,但也不是物质财富越丰富幸福指数越高,超过一定的限度,会适得其反!因此不同收入群体的人,其主观的体验与感受是不同的。
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这话虽然悲观但不无道理。所以,叔本华的“唯意志论”中“意志”即指欲望、本能。
那么如何看待这个“欲望”呢?在公式中欲望与幸福指数是反比关系。何况市场经济中的商品广告、商家的营业推广铺天盖地,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激发我们的欲望。于是,我们收入的增长永远跟不上物质欲望的增长,再加上我们日益被扭曲的价值观,便促使我们烦恼、焦虑,甚至痛苦,何来幸福可言!
因此,哲学家、宗教家便与人为善,劝导人们节制欲望。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一个美德一一勤俭。“勤”能"开源",带来收入和财富,“俭”是节俭,是“节流”,是减少支出。如果说穷人节俭是为了省钱,那末富人“节俭”是为了“节制”欲望。因为如果欲望有所节制,便能“知足常乐”即获得幸福的感觉。
亚里士多德说:“对快乐的追求应是适度的、少量的,并且决不能与理性相背驰”。一般而言,节俭之人不太可能是贪婪之徒,除非是守财奴。所以节俭或者说勤俭确实是一种美德,它会让你在平静的生活中守住一份淡淡的幸福!我想,这就是一种正确的幸福观、人生观。它和西方极简主义的消费理念是可以对接的。
当然我们仅仅从“效用”和“欲望”两方面去考察幸福是不够的,“幸福”还应该有更深远的内涵。(未完待续)
2019年2月20日
今天是我加入不出局写作第110天,感谢您的看见!如果你也想和我一起写作成长,用文字传递正能量,欢迎你扫码加入007不写就出局。7天写一篇,写满7年去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