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儿童使用“每件事物都有其归属”的咒语,来记住要把自己的随身物品放在恰当的位置上。
2,使用标签或者物品的图片作物品放置的视觉提示。
3,为儿童每天清理空间的任务规定具体的时间。
4,通过教学如何以系统的方式处理东西,来帮助儿童进行大扫除(比如,把物品分放到三个篮子里——要扔的、要送的、要留的)。
5,将“每件事物都有其归属”的策略也应用到整理书包中来。帮助儿童分配书包内的空间,分门别类放置物品。
6,考虑在家里放置第二套教科书,这样儿童就不必每天记住自己需要带哪本教科书回家。
7,设置清理书包的流程,可能是儿童刚从学校回家的时候。询问儿童哪些东西应该放在哪里,以及他的文件归档习惯是什么,而不是直接替他整理。
8,帮助儿童构想一套归档学校文件的系统。询问儿童的系统是什么样子的,帮助他精简。帮助儿童决定哪些文件需要保留,哪些文件需要回收。
9,帮助儿童对各门学科进行颜色编码(比如,数学、英语、科学),每门学科所涉及的材料都用对应的颜色统一编码(比如,书皮、文件夹、索引卡、便利贴)。
10,帮助儿童制作家庭作业“要做—已做”文件夹,把要做的家庭作业放在一侧,已经完成的家庭作业放在另一侧。
11,鼓励儿童使用计划表。帮助儿童找到最能符合其需求的计划表形式。不过我们更推荐能够一眼看到周计划或月计划的日程表,而不是只能看到日计划的。这种设置能够让儿童更好地了解接下来的安排。你可以频繁检查儿童计划表的使用情况,如果可以,也请儿童的任课老师帮忙查看。
12,为了帮助儿童记住需要经常携带的重要物品,你可以为这些物品安排一个“家”,并列一张每天都需要携带的物品的清单(比如,钱包、手机、钥匙)。
13,为了帮助儿童记住那些并非每天都需要携带的物品,你可以鼓励他在脑海中按照类别想象需要的物品(比如,运动用具、学校相关、食物)并与实际携带的物品进行比对。
14,教儿童在离开某个地方时先“转一圈”的策略,检查是否有遗漏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