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深刻的部分、与现实的联系
1、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如果我只是提醒自己要避免什么,而不清楚自己可以做什么,会有怎样的后果。
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不要做是很多家长的口头禅。这样说,对孩子反而是语言上的强化,孩子会觉得很好玩,越不让做,越让做。从小受的教育不鼓励我们直接提出具体的需求,也缺乏练习的环境,当我们长大,发现提出的具体的请求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很多女性对伴侣说,不要老是送我一样的礼物,这样没有惊喜。惊喜是什么?每个人有不同的定义,男生也很头疼。
女生说:我想过个浪漫的纪念日。很可能感受到的浪漫非自己心里所期望的。
如果这样说呢:纪念日我希望收到一束淡雅的小花束,可以是百合或者白玫瑰。一起看场话剧演出,然后去哪家餐厅吃晚餐。或者纪念日我希望可以有2天的短途旅行,去周边的城市看看美景,找回以前的回忆。
虽然不太有惊喜,但是不会有惊吓。要克服的无非是自己的小心思,说出来就没有惊喜了,这都是我自己要来的,他好像都不会花心思。
对于大部分没有经过磨砺的男生而言,请求越具体越好。经过多次的练习,他会知晓你的偏好以及对浪漫的定义,以后不用说,也会发现惊喜。
许多来向我求助的人后来发现,他们感到沮丧或灰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对他人究竟有什么样的期待。
有时候,我们只是要一种感觉,但是对方不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样。
有时候,我们只知道不想做什么,但是不知道想做什么。
提出需求,也是让自己需求不断清晰的过程。
2、如果一个人提出了明确的请求,却没有提及感受和需要,也有可能导致交流的困难。
如果没有提及感受和需要,听起来就像命令和指责。
有一次早上时间很紧张,我对先生说:你把床铺铺一下。没有任何铺垫和解释,场面瞬间冷掉。
换成这样表达会更好:时间比较紧张呢,我担心会迟到,我们一起做会快点,我做什么,你做什么。好吗?
3、如果我们在集体讨论时漫无目的地发言,那么,会议很可能就会毫无成果。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会议时间冗长,但会议结束,却什么都没收获和改变。
除非是放松的闲聊,其他场合开展集体探讨,明确的主题和主持控场会提高效率。
启发和收获
1、非暴力沟通不是为了改变别人,而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打开自己内心,与他人建立连接,重视你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