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葫芦
丫丫很小的时候,每当冬天来临,就会围在炉火边上,听屋后面的老爷爷们或者缠着爹爹讲故事。
丫丫记得其中有一个故事,是关于金葫芦的。事过多年,有关《金葫芦》故事的细枝末节已经忘记了,还能忆起的,也只是关于金葫芦的一个大概内涵。
当然,长辈们讲故事的时候,开头都是:“从前……”。
然后就是:“在什么地方……”。
后面,再“有一位什么样的人……”,这人基本就是故事的主人公了。
最后,再讲“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怎么样的英勇、勤劳、智慧,干成了什么样的事情”。
故事的最后,再得出一个结论:顺带教育孩子 ,长大以后,要成为像故事的主人公那样的人。
当然,这指的是正面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基本都具备勤劳、勇敢、独立、无私、能干、有力量或者美丽、善良、有爱心等美好品德的人,故事的结局,是教育年少的孩子,长大以后也要成为那样的人。
而反面的故事题材,故事的主人公基本不具备良好的操行,因此,由于故事主人公人格的缺陷和不良的行为习惯,到故事的最后 ,故事的主人公把事情搞砸了。润涵的人生哲理则是:从反面教育孩子,长大以后,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这里所言及的民间故事《金葫芦》,是丫丫家屋后面的老爷爷们口口传下来的:金葫芦是一个瓶子,是宝瓶,举世稀有。因为它有着特殊的功能。
世上只要有人获得了这个金葫芦,就永远不要愁吃愁喝。有了金葫芦,美食美酒,永远享用不尽。
但这个金葫芦,藏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很难找到。并且,找到了以后,持有金葫芦的人,必须口中念指定的密语,按规定使用,金葫芦里才会出现美味可口的饭菜和美酒。
丫丫记得,那时候的老爷爷们,是用方言讲的金葫芦密语:
“金葫芦锭一锭,好饭好菜洽不尽!”
“金葫芦锭两锭,好饭好菜洽不尽!”
“金葫芦锭三锭,好饭好菜洽不尽!”
(备注:方言里的“锭一锭”,是指用瓶子的底部敲击桌面的意思。
方言里的“洽”:是指吃的意思。)
老爷爷们说:每次念完这三句密语,金葫芦里面,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美食和美酒变出来,以供享用。但这个金葫芦,每天只能使用三次。
故事的主人公,历尽了千辛万苦,找到了这个金葫芦,带回了家。
后来,主人公在使用这个金葫芦时,开始还能记住密语,也按规定的方法使用:每天最多使用三次金葫芦。用金葫芦底敲击桌面的时候,金葫芦里面,都会有美食和美酒出来。
可再后来,主人公起了tan念,一天使用金葫芦的时候,超过了三次。从那以后,那个金葫芦,不再是宝瓶,它已经变回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瓶子,再也变不出任何食物来。
各位看官!您觉得这个故事的启发意义,又是什么呢
简书首发,尊重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