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胎权只是州权吗?你要这样想,那只能说你太不了解美国的实际情况了。
2020年9月,自由派大法官金斯伯格因病去世,两党围绕着大法官任命的新一轮政治大戏开场。特朗普和共和党人瞅准机会,力推保守派大法官艾米·康尼·巴雷特填补空缺。在距离美国大选投票日仅剩8天时,同年10月26日,艾米·康尼·巴雷特正式获得任命。
2022年6月29日(昨天),美国国会参议院少数党(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承认自己当年阻止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大法官提名,最终导致如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确立堕胎权的判例。
同一天,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自由派大法官斯蒂芬·布雷耶已通知白宫,他将于美东时间6月30日中午正式退休。
对此CNN认为,这一工作节奏比往常更快,表明在最高法院拟推翻“罗诉韦德案”的意见草案被泄露后,一直受到死亡威胁的大法官们希望尽快结束自己“重大而分裂”的任期。因为类似的政治议题矛盾,还有禁毒法案、移民法案、控枪法案等等不计其数。
也就是说,截止6月29日,最高法院共有9名大法官,包括布雷耶和即将补位的杰克逊在内共有3名属于自由派,另外6名均系共和党总统任命的保守派大法官,其中就有3人系前总统特朗普任命的。
因此不难看出,堕胎法案的判决,只是党争的后果,只是红蓝矛盾其中之一(后面我会给你举具体例子)。
因为美国有20多个州已经火速立法限制堕胎,还有10多个州正在立法。不难看出,支持堕胎的,绝大部分是“红州”(共和党);反对堕胎的,绝大部分是“蓝州”(民主党)。
但不要觉得一个堕胎法案就把美国搞乱了,21年国会山被冲击,都能大事化小。所以从政客层面看,他们该唱歌唱歌,该跳舞跳舞,乱不起来。
可撕裂的是美国上上下下全部阶层,因为此案一出,已经表明党争已经蔓延到社会各个领域,在某些问题上必然会导致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
比如与其他州不同的是,德州允许公民个人起诉任何他们认为可能涉及帮助孕妇违反此禁令的人,包括医生、开车送孕妇去医院堕胎的朋友,甚至是出钱做手术的父母。所以,你最好的办法,就是搬家去其他州。否则,就害了周围一圈的人。
举个带条件的例子:一个州有法律A,一个州有法律B。
那么,你讨厌B,可以去A州;你讨厌A,可以去B州。看起来都很自由吧。
但假如你同时讨厌A,B两条法律。比如女性想生育,但不愿意生唐氏综合症的婴儿,毕竟艾米·康尼·巴雷特自己就有两个这样的孩子。她有能力养,请问黑人母亲有能力养吗?
这时你怎么办?因为,随着推翻“罗诉韦德案”,就代表女性只能忍其中一个规定或者州。那么,再多一些条件呢?
所以,有时候,仅仅一条让人无法忍受的法律。带来的很可能是你不得不忍受一些你个人无法忍受的伤害。
例如:不得不搬离你住了很久的州。人脉的损失、朋友的分离、其它州或许更穷、或者生活与福利条件更差,而其他州暴力却更多。
最后,你发现,你想找一个能合法堕胎,暴力少,经济较发达,适合你事业等等条件的州,一个都没有。这时,你就会发现你为了争取自己的权利就必须走上街头
所以,生活不是条文,条文也无法代表生活。条文逻辑可以清晰明了,但生活呢?就一定清晰明了、符合逻辑与条件?
那么请问,随着推“罗诉韦德案”被推翻,你还觉得这是下放州权吗?!
一句话:你觉得之前的所有维护“罗诉韦德案”的人都是愚蠢与不合逻辑的?!
拿2007年,金斯伯格在对《禁止局部分娩堕胎法案》进行法律说明时的话说就是“它们(堕胎权)围绕女性的自治权展开,希望由女性自己决定自己的生命历程,以及对平等公民权地位的享有”。
祝老太太在天堂能够安息,下辈子来中国!//陈大江:刚把判决看完了,条理清晰、逻辑缜密,不明觉厉。至于背后暗含的东西因为不了解老美文化,一点都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