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做过培训机构的英语老师,在那里,一个雅思的打包课程最贵的要14万,可还是有很多家长趋之若鹜地送孩子来学。当时的我非常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愿意花那么多钱去学英语呢?后来想想,能够报名的这些孩子,将来每年出国的费用就在50万左右,对他们来说,这种花费又算得了什么呢。这类孩子,父母要不是商人,要不就是高官。他们穿的用的都是名牌,假期都是出国游,所有的愿望也几乎都能得到满足。这些孩子的朋友圈中,定位随时在变。他们是幸运的,至少出身于这类家庭,给了他们追求自己理想的前提条件。他们不需要为了现实生活去妥协,他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我对他们从来没有偏见,因为父母都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但是我唯一希望的,是这些孩子能够学会珍惜和感恩,知道自己唾手可及的一切,都是很多人遥不可及的梦想。希望他们在长大成人之后,能够利用自己的资源,去为这个社会中的其他人做些实事,而不是仅仅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
对于那些打工子弟的孩子来说,他们在学校也很快乐。他们没有接触过名牌,没有出过国,没有吃过海鲜自助,所以一个简单的冰淇淋就能让他们开心很久。我小时候也不懂名牌,也从来没出过国,一年到头都是运动鞋,所以缺失这些资源并不致命。但是真正致命的是,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公,他们已经逐渐失去了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
在北京,如果一个打工者需要让自己的孩子在公立小学上学,就需要办五证。社保和居住证往往成为他们的大难题。没有公立学校可上,这些孩子就只能去民办学校上学。民办学校得不到政府的支持,没有经费,就只能通过收学费来平衡开支。公立学校的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免去一切学杂费的,但是一个民办学校的一学期学费可以从1000到10000不等。但是就算是如此,他们依旧比不上公立学校,因为政府对公立学校的孩子,每个人每年的教育投入其实可以达到两万元左右。民办学校得不到政府的支持,还要经受政府的打压。教委限制民办学校的收费,让民办学校只能压低其他开支,教师工资就成了被砍的一个大头。一个民办小学的教师,没有五险一金,一个月的工资只能达到两千左右。这样低的薪酬又怎么能留住人才呢?教师才是一个学校的血液,教师的素质决定了一个学校能否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压低教师的待遇无异于间接地剥夺学生接受好教育的机会。
没有优秀的教师,没有好的硬件设备,没有系统完善的教育评价体制,打工子弟的孩子在教育的初期就远远落后于那些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孩子们。在小学毕业后,有些人可能会选择再上民办初中,或者选择回老家上学。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走不到高中毕业,更别提大学了。他们中的大部分最后依旧重复着他们父母的职业,真正能通过教育改变自己命运的,少之又少。
有些人会说,那让他们在老家上学不就行了么,为什么非得带到北京来?可是这样不就把一个孩子从流动变成了留守么?和父母分开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部分,但家庭教育更是绝对不能缺少的。他们的父母为了大城市的建设出力,他们的孩子难道连在整个城市接受教育的资格都没有么?
从事流动儿童教育近十年的张老师说,这群孩子是被这个社会无视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其实是被用来作为一个控制人口的工具。因为要控制人口,让这些孩子没学可上的话,这些父母就不得不回老家。“教育控人“的直接结果,就是这些民办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校长说,他们现在就指望着那些二胎政策下的孩子了,至少等五年,看学校是否能撑到那个时候。不行的话,那就只能倒闭。
民办学校确实是要盈利的,这无可厚非。当政府选择不管这些孩子的教育时,这些民办学校其实是在帮助分担政府的责任。他们的教舍往往非常简陋,没有操场,只有一个院子。他们的老师一般是包班制,语数外都交,工作时长超过10个小时。但是至少他们是在给这些孩子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一个民办小学的校长告诉我们,教委会限制他们的学费,却从来不让他们参加城市的统一考试。
政策真的是一个奇怪的东西,它总是在改变,而且改变的幅度大到惊人,我很怀疑它是否取决于某些领导的一时兴起。据校长说,几年前政府还在关注这群孩子的教育,会给这些民办学校提供一些资源。可是从去年开始,“控人”的政策一出,所有之前的努力都化为0,非但不支持,反而开始打压。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还成立么?
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学会接受不公平也是人成长的一个方面。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的我们,确实应该要心存感恩,因为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很多人都无法获得。而待我们真正走上社会后,也应该能够时刻关注到一些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想着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而避免成为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常感恩,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