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31|论语|孔子:人的智慧分四等(二)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论语·季氏》

孔子说:“天生就拥有大智慧的人就是最上等的,学习之后而获得了智慧的人是第二等的;遇到困难开始学习之后有了智慧,又是第三等的人;遇到困难而不去学习,这是大部分普通人的选择,是最下等的人。”

孔子说比那种天生就悟道的人次一等的人呢一学就会,通过读书学习,或者他人教授之后就变成自己的智慧了,一下子就弄懂了,记住了。其实每天在生活中自己都有固定的学习时间,比如通过阅读或者和有所成就的朋友聊天,或者自己现在每天看的《论语》和其它书籍。这些都是在学习的,但是我觉得好像我学习也没有弄明白,不是一看就懂的,也不是读一遍好像就把真理学会了。

说实话,我还挺羡慕那些能够看几遍《论语》就能熟记于心的人。我为什么每天写,就是希望自己通过用书写来学习,这样就更慢一些,不要就这样看一遍就过去了,那我是肯定记不住的,因为我比较笨,只有这样慢慢写,慢慢悟,或许还能对自己有更多的好处。都说半部《论语》走天下,那是指一个人对这些知识和学问非常的通透,能够通过学习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如果就这样读的话我觉得太枯燥了,而且我也不能有深刻的印象。

学一遍就会的人都是那种非常聪明的人,如果我能够看一遍就会,学习后马上就能悟到这些真理的话,那我也不至于企业经营到现在也没做成全国型公司了。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看到了诸多自己的失败与失败背后的无知。当然失败是暂时的,但是得有一个能够把无知变成有知的前提,否则失败就会一直把人困在这里。

从这些失败的教训中我吸取了很多自己知识的盲点,在以前读过的书中自己都知道,但是又没有做到的,对圣人的知识不够敬畏,没重视。所以学习后不自知,还自以为是。这都是导致企业走下坡路的一些重要因素,是我的无知带来了这些困境。这些点就足以证明自己不是那种一学就知的人,但我也不是那种不遇到挫折就放弃的人,可以说是部分一学就知,绝大部分学了还不知。无知、无知、我真无知,不管是任正非、稻盛和夫、宋志平、张瑞敏、彼得德鲁克、迈克尔波特等等世界上了不起的人物和著作我都看过,就是没有学会。所以,我非第二等智慧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