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9 《十堂人生的理财规划课》

理财是我最近比较关注的话题,因为想要实现财务自由,但越发觉得自己的财商很低,钱赚得不多,花得却不少。

这本书是看了陈志武教授写给女儿的《24堂财富课》后买的,当时很喜欢那本书,觉得深入浅出把理财讲得很有趣。和女儿互动的模式也很有爱。

书比较好读,专业的金融知识不多,倒有不少心灵鸡汤的,所以途中好几次差点读不下去。因为我始终认为理财是个专业性较强的事情,所以作者这么一直抛段子让我有种儿戏的感觉。

但读完也还算有些收获。

1. 思维模式决定你能否赚钱

想起前段时间和我妈关于投资的一段对话。

我听说老家要开发成旅游区,就问能不能去那里买块地修房子,自己住也好,以后人流量大了开城农家乐也好,或者转手买人也好。我妈说没钱,我说可以借啊。她说我才不搞这些,要是那边真的开发了,你舅舅们开个农家乐我就去给他们打工。

我当时有点楞,差点脱口而出:这样可能一辈子也赚不到什么钱。

我当然不是指责我妈妈,只是惊讶于和她想法之间的不同。我不知道我的想法能不能为我赚钱,但我肯定她打工的思维模式可能更多地只能让她停留在维持温饱的层面。

所以很多时候穷人和富人的差距也就在于此。

2. 理财不必非要等“有钱”

我们很多人不谈理财,最大的理由就是最近手里不宽裕。但我看过几本的理财书都说,如果非要等手里有闲钱再理财,那你很可能一辈子都要为钱发愁了。

所以理财不必等,越早开始越好。

我之前从《小狗钱钱》里学到,不必一发工资就全部拿去还债,这样在下一次发工资之前你将不得不从新借债,导致你一直负责。最好的办法是,拿出一部分还债,拿出一部分供日常花销,最好还能拿出一部分来投资,养一只会下蛋的鹅,换言之就是让钱主动生钱。

我只做到前两点,已经觉得过得轻松了许多,不再像一年前那样整日欠债。今天读了这本书,更加坚定了我想做到第三点的想法 —— 留出一部分来理财。通过复利来为自己养一个“钱儿子”。

3. 理财和人生一样,都要目标清晰,都要养成习惯。

我们都很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不能清楚自己具体要达到的目标,也就自然无法付出行动,最后的结果自然也就是不了了之了。

所以给自己定一个非常清晰的目标,再一步一步倒推回来,就能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行动是什么,照着这个坚持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当然了,还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很多时候很难想清楚我们到底要什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职场人士都有周一早上开管理会的惯例吧? 这个管理会为什么开,什么层面的人参加,讨论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效果或目...
    sana9586阅读 1,508评论 0 0
  • 我从春天开始颈椎不舒服,听说山桃核枕头能缓解疼痛。姥姥从春天等到秋天,看着山桃发芽、开花、结果,终于盼到山...
    小花池阅读 5,036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