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业长青》读后感
在当代中国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叫“富不过三代”,即指中国本土企业存续时间普遍不够长久,而与之相反的是国外存在着许多经营百年以上并仍生机勃勃的企业。那究竟是什么使得一些企业源远流长而另一些企业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基业长青》这本书便通过吉姆·柯林斯和杰里·波勒斯两位学者的研究来揭示了一个企业基业为何能够长青。
造钟报时
拥有一个伟大的构想或是一位具有高瞻远瞩能力的魅力型领袖,就像是在混沌天地中的报时,能够告知人们正确的时刻,建立一家企业,使公司能够在任何一位领袖领导下都能够经历过许多次产品生命周期仍然欣欣向荣,就像是在混沌天地中的造钟,即使报时人离开,人们依旧能够得知准确的时刻。这些高瞻远瞩企业的创始人主要致力于建立于一个组织,一个会滴答走动的时钟,他们不在乎表现人格的魅力,不在乎满足个人的自尊,不在乎累计个人的财富,他们最大的创造物是企业本身及其代表的一切。对比通用电气和西屋公司创始人就可以了解造钟和报时之间的差异。西屋公司创始人乔治·威斯汀豪斯作为一位高瞻远瞩的领袖和才华横溢的发明家,预见了世界会采用交流电系统,而通用电气的第一位总裁查尔斯·科芬没有发明任何产品,但他成立了“美国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通用电气实验室,使得通用电气持续至今。可以这么说,乔治·威斯汀豪斯最大的创造是交流电系统,而科芬最大的创造是通用电气公司。同样,惠普公司创始人休利特和帕卡德作为工程师,并没有追求工程师的最大目标,而是摸索坚持尝试和实验构建了一家具有创新能力、持续创造优异产品的惠普公司和其引以为傲的惠普风范。而作为这些高瞻远瞩公司创始人,他们与一般公司创始人不同的就是选择造钟而不是报时。
兼收并蓄
在中国二元哲学中有一个概念就是阴阳太极图,认为事物非阴即阳,非黑即白。而高瞻远瞩公司却不会用所谓的“非此即彼”来框限自己,也不会认定两种表面冲突的力量或理念不能共存,他们是用兼容并蓄的方法让自己跳出这种二分法的境地,同时拥抱若干层面的两个极端,他们不会选择中庸路线,在对立事件中寻求平衡,而是寻求方法兼容黑白。高瞻远瞩公司不仅在理想主义和务实主义中追求平衡,而且追求高度的理想主义和高度的利润,不仅在严守核心理念和刺激勇猛的变革行动之间追求平衡,而且在两方面都做得淋漓尽致。正如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揭示的那样,“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但仍能保持行动能力”。摩托罗拉公司创办人高尔文就是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他不断地督促手下的工程师降低成本,同时改善品质,追求公司提供更好产品的目标,这样利润也随之而来。
核心理念
随着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与日俱增,根植在人们心中的一致性和稳定感开始慢慢削弱,归属感和安全感也逐渐减弱,而在这些高瞻远瞩的企业中,他们却有一种始终未变的信念,称之核心理念,即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超越利润的归宿感。1987年,第三世界上百万人感染河盲症,这种病症是寄生虫在组织里游动,最终造成眼睛失明,虽有上百万顾客市场,但这上百万人都是买不起产品的顾客,因此默克在明知道没有巨大投资回报的同时,推行美迪善计划,免费赠送药品给需要的人,且自行承担分发费用,确保药品送到受这种疾病威胁的上百万人手中。之所以会有这个计划的推行,也正是因为默克公司一直以来的核心价值观——战胜疾病和协助人类,这无关利润,只关理想与信念。无独有偶,在井深大写下理想是索尼指导力量的说明书四十年之后,索尼CEO盛田昭夫重新阐述公司理念,称之为“索尼的先驱精神”,即“索尼是先驱,绝对无意追随别人,索尼希望借助进步造福全世界,始终作未知事物的探索者”。这正是因为这一核心理念,索尼在1950年推出第一部磁带录音机,在1955年推出第一部晶体管收音机,在1957年推出第一部袖珍型收音机,在1964年推出第一部家用录像机以及在1979年推出索尼随身听。适应社会变革变化,但植根于心的核心理念从未改变,这也许就是这些公司之所以能做到高瞻远瞩的原因。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将营销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回应式营销,预期式营销,塑造需求式营销。根据人们现在的需求寻求对策发明产品,是回应式营销,是不落人后的下策;根据人们未来需求寻求对策发明产品,是风险之下的创新;发明一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产品创造需求形成市场,是塑造需求式营销,推动了文明的格局。《基业长青》这本书便是讲述了十八家拥有着核心理念的企业,兼收并蓄,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市场,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也许这就是基业长青的缘由。